满天灰、雨时泥泞不堪。”
陈龙正点头道:“陛下,不知调任老臣回来任职,所属于哪部衙门?”
崇祯则道:“单独一个衙门,不属于任何一部,归朕亲自管理!”
“朕成立了个清街使院,你来任这个院正,品级是从四品。”
“稍后,有人带你去衙门的,你先去衙门熟悉流程,之后便投入工作中去吧!”
陈龙正跪地叩拜后道:“臣,领旨谢恩!
臣告退!”
崇祯点头同意。
处理完陈龙正之事,便又转头看向吴有性。
崇祯知道《瘟疫论》,成书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
但不知道,由于自己的提前介入,吴有性是否接触到了,对瘟疫学的研究。
便出声询问道:“又可先生,不知你如今对瘟疫,是否有所涉猎?”
吴有性起身跪伏于地道:“陛下,草民怎可担得起,您对草民‘先生’的称呼!”
崇祯起身亲手扶起吴有性,将之按坐在凳子上道:“今日就当聊家常,不必紧张。”
“在朕看来,只要有才别说‘先生’,就算让朕称他师傅,那也无不可!”
“孔圣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朕,也是读孔圣的书长大的嘛!”
吴有性听到皇帝如此一说,心里甚为感动!
吴有性拱手道:“陛下,草民一直于南直隶行医,瘟疫虽有所涉猎,但未曾尝试过医治!”
吴有性这话没乱说,一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南直隶才爆出大规模瘟疫。
现在他,估计也仅是知道些理论知识,因为没有实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崇祯询问道:“不知又可先生,对瘟疫有何看法?”
吴有性拱手回道:“陛下,草民看遍前人医药典籍,他们都对瘟疫,皆未做详细概述。”
“多将其归类为风寒,但草民总感觉这不对,但又实在说不上哪里不对。”
“草民以为可能是,天地之中一种‘疫气’,才造成了大规模染病,进而引的瘟疫。”
看来在他心里,着医书是已经,有一个轮廓了的,只是有些地方还没搞清楚。
这也源于南直隶,并未生大规模瘟疫,让其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
崇祯引导道:“朕,对这方面也有所涉猎,又可先生可曾想过,瘟疫并不止起于‘疫气’。”
“有没有可能源自于动物,或蚊虫叮咬等。”
吴有性听崇祯说完,眉头皱成了个川字,他在思考皇帝说的话,中医讲究六气致病说。
崇祯也不打扰,足有半刻钟后,吴有性才道:“陛下,草民心中略有所感。”
“适才未能及时,回复陛下问话,草民有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