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跪伏于地的陈姚氏。
崇祯出声道:“大娘,您以后见到朕,都可以不用跪!”
陈姚氏抱着孩子躬身道:“谢皇上,谢府尹大人为民妇做主。”
崇祯安慰道:“大娘,您能站出来告,贪墨抚恤银的贪官污吏,朕心甚慰!”
“朕定的抚恤银是每人三十两,现在,朕便将银子给您!”
随后,转头看向李觉斯和王承恩,问道:“你们俩将身上银子,都拿来给朕。”
两人在袖袋里掏了会,掏出来此零碎的银两,合计在三十两多一点。
(约112o克)
崇祯将银子,全都递给陈姚氏,陈姚氏含泪接过银子。
欲要再次下跪感谢,却被崇祯扶着给阻止了。
只得躬身道:“谢皇上替民妇做主,谢府尹大人替民妇作主。”
崇祯扶起陈姚氏问道:“您怀里抱着的孩子,这是您儿子的骨血吗?”
陈姚氏点点头道:“回皇上,这正是我儿的亲骨肉,今年三岁了。”
崇祯伸手去接孩子,孩子很自然的张开双手,就要往崇祯身上钻。
王承恩在一旁提醒道:“皇爷,这……”
还未说完被崇祯打断道:“孩子多可爱啊!
怎么哪都有你?朕抱抱怎么啦?你真讨嫌!”
最终孩子还是,被崇祯抱在了怀里。
崇祯抱着孩子询问道:“孩子真乖,不知道您家里,可还有何困难,你都可以跟朕说。”
陈姚氏摇头道:“民妇家中并无困难,民妇只想知道,我儿作战是否勇敢?”
崇祯想起了卢象升,跟他说过的一个人,叫陈榕。
这人作战极其勇猛,砍翻了六名鞑子后,最后身受重伤时。
还抱着一个鞑子,从青山关城楼上跳了下去!
崇祯点点头道:“陈榕作战极其勇猛,勇冠三军!”
语毕,陈母潸然泪下!
崇祯安慰道:“大娘,还请您节哀顺变,朕不会忘记他,大明不会忘记他。”
“朕命人去泰山取石了,朕要做个大大的烈士碑,将那些,为大明牺牲的将士名字。”
“全都记录上去,每日香火不断,每年举行大祭!
您随时都可以来京师祭奠!”
陈母呼出一口浊气,叹道:“我儿为皇上、为大明而战死。”
“民妇感到很欣慰,谢皇上为我儿做的这些!”
崇祯摇头道:“是朕要谢谢您,将您优秀的儿子,送来军营。”
“这样,您将这孩子留在宫里,朕让皇后带着,长大些就去陪,朕的太子读书吧!”
陈母眼里露出不舍,崇祯看出来了便道:“您家里若是没有其他人,便来京师吧。”
“朕,给您找个做工的地方,这样您随时都能来,看您的小孙子!”
陈母听到,给她安排来京师做工,也是高兴起来。
但听到皇上说她孙子时,陈母笑道:“皇上您误会了,这是咱的小孙女。”
崇祯一愣,哈哈大笑起来……
(注:谨以此章,致敬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