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事情,暂时只能这样了,还得等段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如今就是武器了,火器嘛,简单的搞得来。
什么燧枪,什么榴弹炮,也就懂个浅显的原理,真要做出来,还得看靠火器专家。
那火器专家都有哪几个了,崇祯努力的搜索着,前世的记忆。
洋鬼子里有一个叫汤若望的,还有个孙元化,不过在崇祯五年七月,被前身给处决了。
忽然脑袋里灵光一闪,由于以前的崇祯,对于天主教处处防备。
目前将汤若望,放在了钦天监,任职钦天监博士(正九品)
想到此处,崇祯唤来王承恩,对其道:“王承恩,你快些去钦天监,请汤若望过来。”
“就说朕,找他有事相商。
另外传李若琏过来,朕有事交代!”
王承恩满脸疑惑,为何皇爷要找一个,小小的钦天监博士,还是如此的客气。
但疑惑归疑惑,皇爷交代的事情,必须尽快完成,迈着小碎步,就快走了出去。
这次因为路途较远,听陛下语气,好像还比较着急。
加上王承恩如今,也确实没那么年轻了,所以找了辆马车,打算坐车过去。
如今大白天的,汤若望应该在,钦天监衙署里。
(即班房)
汤若望最近很苦恼,自从徐光启推荐他,入朝为官以来,在朝廷待了八年时间了。
如今他都快五十岁了,(1592年生,时年46岁)却还是一事无成。
他知道,肯定是自己身份的问题,作为一个外国传教士,是很难取得陛下信任的。
要不如今,都还在任职钦天监博士,这个位置上他都待了八年了。
传教也没有大的进展,陛下不允许他大规模传教,也没委任他什么朝廷要职。
一个钦天监博士,饿又饿不死,吃又吃不太饱。
但苦恼归苦恼,每天的事情该完成的,还是要认真完成。
说不定哪天,自己认真的工作态度,就会被上官掘。
当然啦,要是被陛下看到,那就更好不过了。
王承恩出了午门后,先去马厩取了辆马车,王承恩上了车后。
催促车夫,尽快赶到钦天监(今建国门处),马车一路晃晃悠悠,行了半个时辰后。
王承恩才赶到钦天监,在衙署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正在,写写画画的汤若望。
王承恩走到汤若望面前,颇为恭敬道:“汤博士,陛下有请。”
“你快跟咱家走吧,别让陛下等太久,陛下日理万机,今日特地抽出时间宣你觐见。”
没错,汤若望是听得懂汉语的,他1619年时就登陆了澳门,随后一直学习汉语。
一直到163o年,才在徐光启推荐下,进入钦天监专职,负责天文、历法的工作。
汤若望听到王承恩跟他如此一说,也是呆愣当场!
刚才还在想着这个事,这么快就来了。
难道,今天是被耶稣大人,眷顾了吗?(耶稣是天主教圣子,上帝的儿子)
见汤若望还在呆,王承恩再次催促道:“汤博士,你快别呆了。”
“咱家,在外面备了马车,快些跟咱家走吧!”
汤若望起身,朝王承恩拱手一拜道:“好的好的王公,非常感谢您,还亲自过来叫下官!”
说完便跟着王承恩走了出去,而钦天监的一众官员,则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要知道,他们钦天监官员,只要不是在大祭,或重要节气之时,皇帝基本不会见他们的。
这一次,汤若望怕是要一飞冲天了,看来以后,要好好与其交好一番。
而崇祯这里,在王承恩走后没多久,李若琏便又回到暖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