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返回京师的前两日,德胜门之外的外城区。
早就有户部安排民夫,按礼部要求,修建了一条黄土大道。
从德胜门开始,地上撒上了一层红纸屑。
礼部尚书薛国观,本来上折子,反对皇帝提出的,大军归来还走德胜门。
要知道,在明朝很多东西,都要遵循礼制,哪怕是皇帝也不得逾越。
大军凯旋,是要走安定门,意喻天下安定!
但崇祯的回复是:“一百多年了,大明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胜,朕走德胜门有何不可?”
“意思就是,朕得胜而归,至于卿折子所提,大军走安定门。”
“朕,也明白你遵循礼制的意思,但朕认为,现在远没有到,天下安定之时。”
“等哪天真的天下安定了,朕,才会走那个门!”
虽然跟皇上没争赢,但转头又与户部尚书,程国祥吵了起来。
这两个小老头,因为个迎接仪式,吵得是面红耳赤,就差点动手打起来!
最后还是,请了周皇后懿旨,这才没让两人打起来。
按薛国观的说法是,陛下出征得胜归来,那是天大的喜事。
必须按礼制,德胜门到承天门的道路上,都要铺上红布地毯。
这下程国祥不干了,凭啥你礼部开口一句‘按礼制’。
我户部就得掏,一大笔银子出来,去铺你那个,劳什子红布地毯。
那玩意你搞来用个一次两次,就放仓库里吃灰了。
你这不是纯纯浪费银子吗?有这个闲钱还不如拿去赈灾!
最后两人眼看就要动手,还是众大臣将他们拉开。
最后几人合计,去找皇后娘娘请懿旨。
于是两人找到一个小太监,通过层层上报,直至上报到,坤宁宫掌事太监处。
周皇后这才得知,部院大臣在为陛下,班师回朝之事争吵!
周皇后让坤宁宫掌事太监,出来传懿旨道:“祖制有曰:后宫不得干政。”
“然而各部大臣,争执不休,陛下亲征得胜尚在归途。”
“本宫虽不能,为各部大臣作决定。”
“但依本宫看来,朝廷困难,一切当以节约从简为主,各部大臣当共勉之!”
等懿旨宣读完毕,程国祥这个满头银的小老头,得意的瞟了一眼礼部尚书。
大意就是:瞧瞧,叫你不要铺张浪费,你不同意!
这下好了吧!
被皇后娘娘训了吧!
俗话说:人老精、鬼老灵。
能做到尚书一职的人,没有哪个不是人精。
薛国观看到程国祥,那嘚瑟的表情,就知道这货在想什么,火气蹭一下就上来了。
但现在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他便不能再跟程国祥吵了,只能憋着生闷气!
皇帝圣驾到京师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只要在京师的臣子,不论品级高低,全都出德胜门十里跪迎。
崇祯没有选择乘坐龙辇,还是骑着那匹,顺拐的乌骓马,平稳的走上了黄土大道。
此时有太监高呼:“御驾到,众臣朝拜!”
顿时,众臣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口里同声高呼:“臣等,参见陛下。”
“贺,陛下亲征,得胜归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勒停战马,端坐于马上道:“众爱卿,平身!
随朕一同进城。”
为了等这些大臣,崇祯甚至特意,放慢了马。
在陛下面前,大臣们是万万不敢坐轿子的,只能步行走这十里地!
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臣们,这辈子怕是就赶考那次,才走过这么远的路。
早上摸黑赶过来时,坐的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