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了。”
“但,这跟违背祖训,是两码事情,请陛下三思!”
扶了扶额头,崇祯也颇为无奈。
其实,田维嘉为官,还是很有能力的的,就是脑瓜子,有点一根筋。
田维嘉接任吏部尚书后,其一直兢兢业业,也没有没结党营私。
要让这种古板的人,认可一件事恐怕不容易,但再不容易,崇祯也只能勉强一试。
崇祯放低声音道:“既然知道鞑子,已经打进了长城,那你可知,咱们大明快亡国了吗?”
田维嘉对此,依然表示不认同道:“陛下,要封异姓王有违祖训,望陛下三思!”
对于这种宁愿亡国,也要抱着‘祖训’,不撒手的‘老顽固’,属实是有点头痛。
崇祯只得再次出声道:“太祖爷,并不会知道,两百多年后的大明王朝,会强敌环伺。”
“想要军人用命,就得有,足够吸引人的奖励。”
“待朕清缴了鞑子,带着众将士,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就安排异姓王,去镇守一方,你是否能认同呢?”
田维嘉听到崇祯,有如此宏愿,其实心下,已经有些松动。
但信旧不服输道:“陛下,异姓王如若聚众谋逆,可就为时晚矣,还望陛下,三思!”
像田维嘉这种人,无非是对于新鲜事物,接触不够。
一旦新鲜事物接触够多,造成的冲击足够,他们就很好解决了。
念及于此,崇祯接着道:“田爱卿,你的出点是怕国将不国,百姓会民不聊生。”
“似爱卿这等,拳拳爱国之心,朕心里如明镜一般。”
“反正,封异姓王之事尚早,不如等要封爵位时,再讨论此事如何?”
见皇帝不想再提及此事,现在讨论,也确实为时尚早,只得点头同意。
古人其实只是古,并不是傻,如果皇帝表示,明确不想讨论。
而你又非要逼皇帝,立马给出结果,这样的事,古往今来怕是只有一个,方孝如了。
崇祯也是被逼到,没办法了,只得采用拖字决。
等让这些石古不化的老头,见识到了各种新式的东西。
他们才能去接受新事物,那到时候,封异姓王之事,阻力会小很多。
结束此番话题后,户部尚书程国祥,出班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崇祯点头同意道:“准奏!”
程国祥再次拱手谢恩道:“今夏,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出现罕见大旱。”
“常言道,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此事,钦天监也有证明,还望陛下早做准备!”
哪怕是现代人,对于极端恶劣天气,也是颇为头痛。
自然,我们只能敬畏它,不要想着完全被征服它。
崇祯只得无奈道:“钦天监,户部尚书所说,是否属实?”
钦天监监正朱裕出班道:“陛下!
臣夜观星象,程大人所言不虚。”
“明年五月初,将有大量雨水降下,恐怕,会有洪涝现象的生,望陛下早做打算。”
作为现代人是不太懂,凭借看天象,能辨别往后几个月天气的。
但俗话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肯定错不了。
既然知道,会生大型洪涝灾害,那就只能用,疏通河道加固堤坝,等方式了。
华北平原洪涝现象,主要河道就只有黄河了。
江淮地区的淮河,在早两年已经治理过,且还颇有成效。
想要治理黄河,就要趁现在是枯水季,此时最适合疏通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