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时路引,底层胥吏借机盘剥,百姓开具路引明码标价,需纳银五钱贫者无力支付。”
“百姓们,若欲前往他乡谋生,因无银开具路引终不得行,只得逃荒为流民。”
“可见,路引并未起到防贼作用,反倒是逼百姓成为了流民,反倒破坏了朝廷稳定!”
“前些年流民四起,路引并未起到任何作用。流民皆因天灾人祸、和过重的赋税。”
“百姓有田可耕、有业可依,还需要逃亡吗?”
“若取消路引,允许百姓往丰饶之地觅食,往工坊聚集之地务工,流民自散盗贼自息。”
“太祖当初设路引,乃是为防北元余孽。然而,今日边寇已远离大明,亦不在民间。”
“民间百姓往来贸易、觅食求生,是人之本能亦是常情。”
“取消路引非是放纵奸恶,反而能顺民心、通货流,民安则国宁,盗贼有何惧哉?”
崇祯直呼好家伙!这人还得读书啊!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崇祯都感觉有理有据!
林欲楫身为礼部尚书,本来就不关他的事,他只是从礼教方面考虑。
没想到,袁枢这个年轻的户部尚书,还给他好一通驳斥,这让他尴尬不已。
涨红着脸辩驳道:“袁大人,你可是户部尚书呀!这本是你户部之职,老夫……”
袁枢轻笑着摇头,打断道:“林大人,本官给您老算算,各级别的户籍、路引等等。”
“还有田赋和商税,各部官员俸禄发放,更多事项便不作例举了,工作量大很累的!”
“陛下,曾对臣说过一段话,让臣一直记忆犹新!为官,要学会做减法而非加码。”
林欲楫双手作投降状道:“好,本官明白啦!陛下,臣举双手赞成您的意见!”
不死心的王御史,又跳出来道:“陛下,户籍路引乃太祖所定祖制,绝不可擅自更改!”
“且匠籍供役、军籍补兵,倘若取消之后,朝廷的赋役、兵源,该从何而来?””
崇祯一撇嘴,皱眉问道:“王爱卿,你知不知兵事?对,你是言官不知也无罪。”
“你问问兵部尚书,朝廷的内阁首辅大人,朕打赢建奴、打服蒙古,攻下哈密城。”
“用了哪个地方的卫所兵?他们在一场场大战中多为后勤,正面进攻的皆是募军。”
“若是将来在某一日,红夷人、弗朗机人,扛着枪炮打进大明,祖制能护佑百姓吗?”
“朕的答案是,不能——!好的礼法、祖制需守,过于迂腐的需弃,此举并非朕不孝!”
“诸位爱卿,时间的车轮在滚滚向前,它不会停在原地等大明,若不思变革死守祖制。”
“大明只会越来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为打不过敌人,你们好好想想吧!退朝”
王御史被辩得愣在原地,直到文武百官行礼,他才紧跟着行礼恭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