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说了,这是最后压轴之物了,拍卖的商人更是火爆了!
从硬度最低的水泥起拍,仅是片刻就叫价到了七十余万两,还在不停的加价。
商人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非要拍下这款物品制备技术,天下城池如过江之鲫鱼。
至于市场前景,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直逼一百二十七万两,叫价才慢了下来。
这与崇祯的料想稍有出入,这玩意不应该如此低价,这种同时代碾压式的技术。
最少应该在两百余万两,这么快就冲不动了实属不应该,崇祯正苦思冥想其中关键。
然而,那个中年汉子最终,以一百四六万两拍得此项技术,中年汉子上台交割汇票。
崇祯低头看了眼,汇票上的名字——席本桢,嗯?居然是他!
席家在洞庭东山当地,名声是出了名的好!当地的传言是,席家虽富但贤才更多。
崇祯十五年,河南全境湖广北部大旱,席本桢出资采买了,十余万石粮食赈济灾民。
关键,席家并非是做做样子,而是上百年如一日的坚持,修桥铺路广开粥铺。
崇祯挥了挥手中汇票,询问道:“席家主,后续的中高标号水泥,你还拍吗?”
席本桢一愣,他从未想过皇上会问他话,全程都低着头不能直视,这是礼仪使然。
席本桢谦虚的低着头道:“回皇上,此番已耗尽草民家中存银,无更多家资可拍它物!”
崇祯点点头,朝下方高声道:“如此大的工程,惠民钱庄可提供借贷,分期偿还即可。”
“放心!借贷利率远低任何钱庄,朕保准你们是能盈利的,硬度适中水泥起拍。”
席本桢匆匆下台,来到小厮身边低语道:“去京师惠民钱庄,问问席家能贷多少银两。”
这里离棋盘街仅半刻路程,小厮拼命向惠民钱庄,席家是惠民钱庄老主顾了。
小厮通报完主家后,周邦本深思一番道:“嗯,以席家的名声,可借贷两百万两现银。”
待小厮回来时,各大商人都还在激烈竞价,此时已突破一百八十万两。
小厮在席本桢耳边,压低声音嘀咕了好几句,席本桢面带笑意的频频点头。
价格到一百九十五万两时,席本桢高声喊了句:“洞庭东山席家,出价两百二十万两。”
随后,整个广场除了吸气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席家这么多拼命?
真去找钱庄借钱来拍?这万一搭进去了,整个席家不都得搭进去?做生意玩啥命呀!
此时,另一中年男子眼神一眯,高声喊道:“二百三十万两,再加价便让给你!”
崇祯定睛一看,好家伙!汪箕为何回来了?来拍水泥制作方法,难不成想换生意了?
也对,随着蒙古各部内附,如今朝廷与蒙古贸易,都不换战马了,理论上征税即可。
席家最终还是哑火了,他仅能拿出二十余万两,加上惠民钱庄的两百万两。
汪箕他略有耳闻,这几年搭上朝廷边贸,与蒙古各部换战马,卖给朝廷赚得盆满钵满。
他一个京师土着,都无需动用借贷,都能稳压自己一头了,想想还是放弃了此次竞拍!
崇祯当初,给汪箕挂了个九品官,如今又跑来经商了,看来他对做官没兴趣。
汪箕与席本桢,都属于乐善好施之人,名声向来都是极好,汪箕拍下崇祯一点不担心。
最终,汪箕算是倾尽家资,方才拍下此次中硬水泥,他内心是很相信皇上的。
皇上说过能赚钱,那这事准能稳赚不赔,正如当初皇上找他参与,边境贸易那般。
最终最高硬度的水泥,落入了徽商商帮一人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