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内,等雨停也等蒙古各部大军集结。
此刻,曹变蛟、张之极、孙传庭三人,立于府衙的门廊下,都在皱眉盯着这大雨。
曹变蛟神色凝重道:“孙总督,曹某建议你派快马,送份折子去京师。”
“这雨有点怪,黄河会有决口风险!需尽快向陛下请道,调动军队防灾的的圣旨。”
张之极此次出征,是跟着来学习曹变蛟的,只是凝眉静静的看着。
孙传庭点点头道:“朔国公言之有理!下官就先去写折子了,失陪!”
待孙传庭走后,张之极才问道:“曹公爷,就算山西黄河决口,不也是布政司的事吗?”
“决口了赈灾即可,此时就去请旨调兵,还是去干修河筑堤的活,陛下会准吗?”
曹变蛟苦笑笑道:“英国公有所不知,陛下见不得百姓吃苦,更何况是天灾引发决口!”
“到时候,山西省若死多了百姓,陛下追责起来咱们有可能,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张之极频频点头,拍着胸口道:“还好有曹公爷教呀!这些,哪是我等纨绔能懂的!”
曹变蛟属于是那种,刀枪箭雨中拼出来的勋贵,张之极则是蒙祖宗之余荫。
大雨下了整整三日,而且并非是雨停了,它换个地方接着下去了,云层朝南方而去。
而黄河,正好是在山西这边,呈竖行往南流经而去,而雨云也正好是这方向。
清点了随身携带的火药,并未在大雨中打湿,蒙古各部也到了大同城外。
曹变蛟再度起程了,他的任务还是征伐哈密。至于其它的,提醒一句便可以了。
明军出兵三万人,蒙古各部出兵四万人,对外号称十万大军。
算上多出来的战马,称十万大军注水也不算多,远处看起来还是挺唬人的。
这次,额璘臣统兵七千余骑,这已经算他们部落,能拿得出最多的兵力了。
另一路,则是衮布统领的八千余骑。其它,则是由各部派的人马。
沈星背负着他那柄大枪,皱眉的看着乱糟糟的,蒙古各部低声道:“周冲,看看。”
“他们这着实懒散了点,这种军队真有战力吗?沈某真的很怀疑!”
周冲笑笑道:“他们历来如此咱管不着,陛下的圣旨都说了,不准对他们有偏见。”
因都是骑兵马匹太多,并未选择走黄河渡口,而是绕道去了鄂尔多斯部。
绕过黄河后,走阴山山脚拐道,至贺兰山沿山脚行军,然后去武威再出嘉峪关。
行程虽远了不少,但相较于排队过黄河,还是过两次渡口反而更快。
而此时一个身着甲胄,驭使三匹快马的明军,正疾驰在大同往京师的官道上。
从其身后的小红旗,可以看到这是六百里加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