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取来面粉后,崇祯找来一杆秤,称了些湿润的混合物。
正好是九两,眼前的混合物,大致是35%硝化棉,40%木炭粉。
还有15%樟脑、酒精等,又称了一两的面粉,边搅拌混合物边洒面粉。
随着面粉飘落后,附着在硝化棉混合上,性状很快呈现出干粉状。
加入10%面粉是充当,粘合剂与干燥的作用,好让其能顺利的过筛。
随着细密的筛子轻微抖动,一颗颗如同桂花花瓣大小的,灰黑色颗粒掉落在托盘上。
下方托盘上也铺层面粉,掉落的颗粒因失去水分,不再相互粘连着。
交待接着做定装弹,崇祯又赶回宫中批折子去了,虽然推了早朝和内阁议政。
折子还是得亲自批,毕竟很多折子内容,都涉及到批银等事项。
次日,崇祯去了趟文渊阁,见内阁几人正埋头工作。
崇祯也就交待一番,再去赶去了万岁山,近几日罕见的并未下雪。
只是山顶的西北风,如同刀子般割得脸生疼,也不知王承恩在上面如何了。
崇祯上来时,王承恩正裹着床棉被,脸冻得通红挂着清鼻涕,还在指挥着众人干活。
看到皇爷来了,王承恩将棉被抖掉,正欲跪倒行礼,崇祯亲手扶起王承恩。
轻声埋怨道:“冷得受不了,可以稍微停会的,这玩意暂时不必做太多。”
王承恩躬身道:“皇爷,国家大事要紧!奴婢尚能坚持,待打赢了建奴再歇不迟!”
崇祯感动的拍拍其肩膀,看着旁边已经做出来的硝化棉,纯化雷酸汞等满意的点点头。
山顶因制备雷酸汞,是不能见到任何火星的,否则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这里有近十余斤的雷酸汞,若爆炸的话能削平整个山头,因此太监们只能扛着冻做工。
崇祯内心合计一番,指着雷酸汞道:“此物,暂不需要再制备了,已经完全够用了。”
“今日,收拾收拾回去吧!记住,此物一定要轻拿轻放,方能保证安全。”
一颗金属定装弹底火,仅需半克的纯化雷酸汞,这都能做万余发金属定装弹了。
从万岁山下来后,又转头去了军器局,通宵制备的金属弹壳,已有好七八百之数。
崇祯拿起其中几个看看,纯靠肉眼根本看不出差值,每个都是能塞进枪管的。
阴干了一天的颗粒火药,随着酒清挥发完,也变得彻底干燥了。
匠人按照昨日方式,将无烟颗粒火药、弹头,按顺序组装起来,最后再按入底火帽。
一颗比.50口径还稍大的,金属定装弹算是完成了,将之塞入一支新的后膛枪。
这次,由一名锦衣卫来开火,崇祯谨慎的叮嘱道:“扎好马步,肩膀抵紧枪托。”
又吩咐拿来件布面甲,披在其脑袋头的木架上,示意其可以扣动扳机了。
锦衣卫深吸一口气,凝神皱眉扣动扳机,一股巨大的反震力,透过枪托传到肩膀上。
能明显看到其身子晃了晃,而用来当靶子的木板,被巨大力道瞬间撕成了碎木块。
就连后方的沙堆,也被其狂暴的动能,撞击出了一个如同,西瓜般大小的洞口。
崇祯直接忽略了木制靶,走到沙堆旁拿了根木棍,朝沙洞里面掏了几下未找到。
又亲自伸手掏了进去,王承恩尖着嗓子喊道:“皇爷,您怎能亲自上手?”
崇祯歪着头边掏边道:“无妨!这等顺手的小事,犯不着再喊一声。”
崇祯整条右臂尽没,掏进去近半米深,才摸到那颗变型的,还稍有余热的弹头。
之所以要掏出弹头,是想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