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抓的药包挂车摆上,王五路过一处糕点坊,给媳妇买了两块桂花糕。
又花了一钱银子,王五虽觉一阵肉疼,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在浪费银钱。
媳妇操持家里,照顾家中老母和孩子,劳碌已有十余年了,自己却啥都没给她。
还买了一斤猪肉,打算今日回家,做顿好的一家子,一起围炉炖着吃。
十一月正值农闲,改明到济南城中找找工,多挣点钱补回来即可。
当王五拉着车,停在自家土坯房前,儿子一眼便看到了,高兴的迈着小腿跑了过来。
王五取下车把上,包着油纸的那块桂花糕,小心翼翼的道:“孩他娘,俺回来啦!”
王五的媳妇迎出来,抬眼便看到了那车,黑乎乎的石炭,瘦弱的脸上满是疑惑。
拉着自己媳妇,快步走进房中,神秘兮兮道:“孩他娘,你看这是什么?”
说罢,献宝式的拿出桂花糕,王五媳妇摇头道:“夫君,这是何物呀?”
王五将之摆在桌上,再度小心的拆开油纸包,高兴道:“当当!这是桂花……”
‘咳、咳、咳!’正打算介绍,里间传来其母亲咳嗽声,王五放下媳妇的手。
匆匆掀开布帘,抬步走进房中,蹲在母亲床前轻声道:“母亲,孩儿回来啦!”
王母又咳嗽一声,虚弱道:“儿呀!母亲,怕是要去寻你爹啦!你要……”
王五打断道:“母亲不要说丧气话,孩儿去城中买了药,对啦!还买了取暖的石炭。”
说罢,转身匆匆跑了出去,去车把上将药取下来,又拿了一块送的蜂窝炭。
垫了些碎草碎柴,引着火后朝里间道:“母亲,您再忍耐一会,火马上便好啦!”
为了更快引着蜂窝炭,王五还拿过蒲扇,揭开石炭炉下方盖子,往里使劲的扇风。
下方引火的碎柴,很快便将蜂窝炭引燃,炉子周围很快便暖和起来。
王五媳妇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石炭炉,将干瘦的手掌,伸到通红的炉火上。
一阵灼热感传来,王五笑着掩饰道:“媳妇,得离这般距离才不烫手,这样方才刚好。”
“来、来、来,咱们到一起烤火吧!”言罢,王五提着石炭炉,送到母亲房中。
其母虚弱道:“儿呀!你还为我这老婆子,花那个冤枉钱干啥?”
王五佯装不悦道:“母亲尽说胡话,今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过。”
说着,将今日去济南城,所发生一切都讲了出来,几人顿觉如同听天书。
其媳妇惊声问道:“夫君,石炭不是有毒吗?会出人命的呀!”
王五又耐着性子,讲述了石炭的使用方法,顺道起身将房中窗户,推开了一条缝隙。
冷风灌进来将屋中,些许毒气给带到了屋外,温度并未见下降多少。
王五搬来一把凳子,扶着母亲坐起,示意将脚踏在凳子上,又将石炭炉靠近其腿边。
高兴的问道:“母亲,有没有感觉暖和点?”
王母抹着泪珠道:“我儿孝顺呀!但是,你将地契作抵,换了银子真的无事吗?”
又耐心解释了一遍,这才打消几人疑虑,王母挣扎着起身,要给皇上行叩拜礼。
王五连连阻止道:“母亲,您孙儿也长大了。儿想去当兵,报答陛下活活命之恩!”
王母摇头道:“孙儿才十三岁,你走了这个家,谁来顶大梁哟……!”
旁边烤火的半大孩子,起身道:“奶奶,孙儿长大了,父亲去当兵打建奴,是大好事!”
“我们应该支持,家中的活我跟母亲做,待消灭了建奴,咱们日子就会更好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