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将自己关在东?阁,想了近整整两日,才终于想到如何解决运力问题。
将之记录在册后,崇祯对王承恩道:“传朕旨意,八月初一在承天门,举行大朝会。”
“介时,晋商、徽商、陕商、鲁商、浙商等,需派代表前来参会,任何人不得有误!”
王承恩不解的问道:“陛下,为何要将商帮传来,他们如何能与各部公卿,同列一席?”
崇祯脸色一垮,不满道:“朕说能便能,若是哪位大臣不愿参会,今后尽可不来!”
“吃大明的饭,砸大明的锅想得美。另外,传漕运总督史可法,需赶赴京师参会。”
王承恩下去传旨了,离八月初一还有二十余日,快一点的话赶到京师,问题是不大的。
日子平淡过着,很快便到了七月三十日,这日京师外来人员,比往日明显多了起来。
京师的锦衣卫在街上,尽力维护秩序的同时,还要注意细作的动作,防止有人搞破坏。
各地商帮碰头后,都聊起了自家生意,看看能否与其他商帮,沟通一番生意往来。
近几日,京师的酒楼生意特别红火,商帮来的人可不是一个,都是一大帮子随从。
皇帝召见商人,千余年来拢共也没几次,这等盛会怎能缺席,路上跑死的马可不少。
只为赶在皇上召见日前,抵达京师安顿好,生意若能与朝廷挂上钩,那可就赚大发了。
八月初一,卯时三刻,夏日的天光已然放亮。
今日,文武百官皆位列承天门,大朝会只要在京官员,从五品以上官职皆需参会。
因此,今日极为热闹,直到崇祯在承天门升座。
太监耍动净鞭,三响过后全场安静下来,太监高呼:“陛下驾到,众臣民拜!”
待行完礼后,崇祯抬手道:“平身!朕今日在此,与诸卿商讨乃国策,需牢记在心。”
“朕,欲大力开挖煤矿。哦~就是石炭,采用朝廷采集批发,各商会终端销售模式。”
“诸位都议一议,此物的最终售价几何,方能使百姓获益,且朝廷与商会皆赚钱?”
这事问得所有人都抓瞎了,皆因谁都没干这活,石炭也只有朝廷采集、运输。
只有礼部尚书林欲楫,出言道:“陛下,何故加大石炭开采量,此物不是有毒吗?”
崇祯指着宋应星道:“宋爱卿编撰的《天工开物》里,记载了石炭,减少毒气这法。”
“这个无需讨论,只需商定价格用于民用,朕念及百姓困苦,马上北方便要入冬。”
“为减少百姓冻毙于冬,特采石炭售卖给百姓,诸位以为该如何计价。”
自从晋商八大家被剿灭后,一时间晋商名声一落千丈,生意也越来越差。
此次晋商代表来了十余家,皆是家中当家人出面,其中,一家当家人踌躇着想发言。
崇祯看出了犹豫的众人,发言道:“今日,想出列发言者,依次举手获准后皆可言!”
晋商有人举手获准后,询问道:“陛下,京师石炭作价几何?开采、运输成本几何?”
崇祯示意王承恩来说,王承恩展开文书道:“经查,京师石炭,百斤作价一钱三分银。”
“山西煤矿工人,每采炭五百斤五十文钱,折价约每百斤一分银子。”
刚才晋商那人再度指向关键处,询问道:“陛下,敢问京师柴薪,每百斤作价几何?”
“普通百姓,用柴薪者占比几成,用不起柴薪者是何缘由,是否因钱不够或无柴可买?”
王承恩朝下看去,又转头看看崇祯,后者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近几年,随着锦衣卫改制,与京师百姓越发亲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