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命令各地知县,宣讲时事政令的圣旨,已下发月余时间。
最先接到政令开始执行的,毋庸置疑必然是京畿地区,偏远地区百姓到如今方才知晓。
朝廷早已减免了三饷,也不是没有地方胥吏想过,悄摸的做掉宣讲团来搅黄此事。
但圣旨后面跟着的那句,攻击宣讲团视为谋反重罪,让很多人都打消了这念头。
当然也有不怕死的,蔚州下辖的桃花堡便是这类,里正勾边胥吏跟典史。(类公安局长)
将宣讲团拦截在蔚州府城内,找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战乱不能前往等等。
明眼人都知道有猫腻,明军自崇祯十一年在关内,大败入关劫掠的鞑子以来。
已两年未有外敌入侵宣府了,加之卢象升驻宣府近一年时间,此地早已有序恢复了生产。
蔚州知县张谧见形势不对,悄悄快马送信到卢象升驻地,连同送来的还的崇祯的圣旨。
卢象升一看这还了得?提了一千军马前往桃花堡,将里正胥吏连同典史一并抓了。
要问为啥卢象升不下死手,他们还真没有攻击宣讲团,只是拖延不让他们进乡、村。
这种情况只能抓了,再请示陛下如何处置,折子很快便送到京师,内阁票拟后送进皇宫。
崇祯为此大为恼火,为啥干点好事这么难?总有些不知死活的,士绅跳出来搞事!
既然你们不怕死,那就砍到你们怕为止,崇祯朱笔御批立即斩首示众,传首两京十三省!
崇祯想的是,我还就不信杀不怕你们,三天两头给你们送人头来,倒看你们怕不怕!
很快,卢象升被朱笔御批过的折子,又送回到了其手上,卢象升看了眼便下去执行。
验明正身也不挑什么午时三刻,直接就地削了几人首级,裹上石灰在桃花堡示众三日。
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他们如今方知朝廷早已停收了三饷,都盛赞朝廷恩德比天高。
首级在城门口示众三日后,再次裹一层石灰送往各地传阅,包含他们生前所犯的罪行。
时间来到十三年四月末,湖广在崇祯回京时下过一次雨,如今已两月未曾下过一滴雨。
熊文灿这会并未在府衙,而是在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再不下雨河水都要汲不上来了。
汲水的水车就那长,河床都快干到河中心去了,河滩上的淤泥会吞人不敢轻易下去。
晒了两月大河露出了河床,但只是表面那一层被晒干了,底下都是深不见底的淤泥。
熊文灿头发都急白了几根,老天爷再不下雨今年的,第一季水稻怕是要保不住了。
眼看水稻就要进入灌浆期了,天公还如此不作美滴雨不下,老天爷呀求你快下点雨吧!
也不知是熊文灿的,乞求起了作用还是如何,天空之中乌云很快便盖了上来。
熊文灿抬头看到乌云来了,畅笑着提起官袍往府衙跑去,他可没带伞这场雨恐怕不小。
熊文灿刚跑到府衙屋檐下,大雨便如同瓢泼般往下倒,白昼瞬间便黑了下来。
大雨夹杂着儿臂粗的闪电砸下,狂风呼啸间将大雨卷的乱飞,熊文灿皱眉看着这一切。
人在天威面前也只能束手无策,熊文灿不知道禾苗能剩下多少,如今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夏初的大雨就是如此,来得快去得也很快,下了不到半个时辰便风收雨歇。
太阳从残存的乌云后探出了半张脸,熊文灿也来管不了满地泥泞,提起官袍又跑了出去。
到田边一看禾苗并未倾倒,田间还蓄满了雨水,可能是土地干涸稳住了禾苗。
原本干涸的田土不断冒着气泡,大地久旱逢甘霖,正拼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