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河南,将银两带下去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蝗虫的活性越来越低,到十月底之时蝗灾已经彻底控制住了。
只是还有不死心的百姓,到处找蝗虫聚集地捕捉蝗虫,忙活一整天勉强能凑够二十斤。
这还得全家出动一起抓,显然这个时候蝗虫已经很少了,付出的劳动与收益不成正比。
就在此时,一道圣旨从洛阳发出,传遍了河南各个城池,大意是官府免费发放麦种。
要百姓尽快补种上麦种,每户补种两亩免一分辽饷,若补种超二十亩免除来年辽饷。
崇祯上次关内大胜鞑子,顺势免除了剿饷、练饷,如今只剩下九分七毫的辽饷。
黄河从去年冬季治沙后,今年没有洪水泛滥,干燥天气使虫卵孵化率更高。
这才导致今年延迟的蝗灾,百姓九月底种的麦子全被吃了,好在时间不晚补种来得及。
消灭蝗灾后,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但百姓们好像对抓蝗虫更感兴趣。
毕竟这玩意能拿到现银,地里刨土忙活九个月种的麦子,远不如这十几日抓蝗虫挣得多。
在高密度的蝗灾情况下,五口之家全员出动,一天甚至能抓到一两银子的蝗虫。
十亩薄田精心照顾九个月,除了糊口啥都没剩下,崇祯知道这种情况必然会出现。
但随着蝗虫的减少,百姓们也能意识到此事不长久,崇祯适时提出官府送麦种。
明朝的百姓何时碰到过这事,想要麦种自己想办法去,等官府给你发百年难遇。
百姓们直呼皇上圣明,每个城池有了锦衣卫蹲守,几乎没有哪个地方官敢贪污。
谁都知道锦衣卫代表皇帝,也不是没有地方官吏贿赂锦衣卫,结果很快便被扭送到洛阳。
出了这档子事后整个河南的官吏,仿佛一夜之间都变勤快了,组织衙役帮老百姓翻地。
正在忙得热火朝天之时,在河南西南地界的南阳府,下辖的淅川县周围城镇。
这里受灾相对没有河南中部严重,只有零星蝗虫流窜至此,当地农业也有不小的损失。
淅川县百姓从官府领了麦种,忙着翻地补种小麦之时,一行七人出现在了周围村镇。
上来就蛊惑百姓,口号喊着昏君崇祯无道,至使上苍降下蝗灾惩罚世人。
要百姓们跟着一起推翻昏君,还真有远离县城的偏远小村,被里正联合胥吏侵吞麦种。
这些人的脑子里只有银子粮食,麦种是什么?那不也是粮食嘛!
上好的麦种为何给那些贱民,他们活不活无所谓!只要自己腰包鼓了就行。
好在,此处之事很快便引起了,驻守南阳府锦衣卫的注意,崇祯特地增派几十人来此。
就是为了堵李自成,崇祯早已悄悄移驾到南阳府,一名锦衣卫带着淅川县一个百姓来了。
李若琏眼神中冷光一闪而过,快走进府衙的后衙,将情报完整的禀报给了崇祯。
崇祯嘴角翘起微小的弧度,好个不知死活的东西,你还真敢趁着天灾出来捣乱!
崇祯对下首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道:“阿尔善,朕交给你一个任务!”
这人先祖是投降大明的蒙古人,随永乐帝迁入关内后,一直世袭南阳卫都指挥使。
阿尔善起身单膝跪地道:“陛下,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崇祯是知道此人的,李自成从商洛山出来,在南阳周围蛊惑大量流民,首战便是攻南阳。
李自成派出使者,想劝阿尔善投降于他,其不仅不投降还当场射杀使者。
亲自登城督战打退第一轮攻击,后南阳城破转入巷战,阿尔善砍翻十几人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