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库子,笨手笨脚的搬动着银箱。
大声吆喝道:“轻点,你悠着点轻拿轻放,别把库银摔坏咯!”
“都给本官仔细着点,成色、重量别出错,这可都是国库的银子,出错了是要掉脑袋的!”
“攒典呢?数量都记仔细了吗?等会本官核查账本有半分不对,看本官不扒了你的皮!”
攒典也是满头大汗,大太阳下干活不算,又被白花花的银子反光照着,等于晒两次太阳。
攒典时不时的拿衣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防止汗水掉到帐本上弄花了墨迹。
记到紧要处,也来不及蘸墨,将毛笔的笔尖在舌头上舔一下,赶紧记完紧要的数字。
然后再去砚台里蘸墨汁,这也是攒典经常用的招,这不忙一早上整张嘴都黑了。
一箱箱银子称完重,程国祥每箱银子都会,拿起几块掂掂重量,再对着阳光照着看看。
就为了勘验银子是否掺假,而且程国祥拿银子还很讲究,最上面拿几块瞧瞧。
中间拿几块掂量一番,又从最下方拿出几块查验,总之看得那叫一个细致。
程国祥还不放心,亲手锁上三把铜锁,再将封条刷好浆糊贴上,还不忘记抚平封条。
程国祥这样不像是对待银子,这比对待其小妾还要温柔,当然这小老头也没有小妾。
要不是崇祯补齐了所欠俸禄,他家都快穷得没米下锅了,哪有闲钱纳小妾。
可以说程国祥在崇祯朝就是个异类,明明很爱银子却又很穷,穷到不能举火无米下锅。
库子们抬着银箱都想,赶紧远离这户部尚书,阁老大人对银子的‘痴迷’程度。
早已是户部各级官吏,乃至整个朝堂公开的秘密了,连皇帝都被其薅过不少银子。
这不,前天刚运来的几十万两,听说是从皇上手上薅来的,还是阳武侯、襄城伯的家产。
看着每箱自己亲手上锁,还贴好封条的税银,被陆续搬进太仓,程国祥笑的见牙不见眼。
闻着身旁飘过的白银味道,程国祥喃喃道:“这才像太仓嘛!哪像以前耗子都不乐意来!”
说到耗子,程国祥好像想到了什么,暗自想着银子太多不安全。
不行!得要李指挥使多调点人守着,不然自己睡觉都不踏实,程国祥如是想着。
等到再无税银拉过来后,程国祥匆匆跑去找李若琏了,找不到不要紧,陛下能宣他过来。
正好跟陛下汇报一番,今日太仓进账了多少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