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呢?”言罢,李若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崇祯接着道:“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如果固有印象形成了。”
“你们要再想改变它,将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且还不一定能成功。”
这时一个小旗官询问道:“陛下,那我们该如何做了?”
崇祯指着他道:“看看,他就做得很对,不懂就问这很好嘛!你叫什名字?”
小旗激动得拱手回道:“陛下,卑职贱名陈林昭。”
崇祯按按手,示意不用行礼,接着道:“朕,记得锦衣卫职责,里面有两条跟百姓挂钩。”
“情报收集跟维持京师稳定,你们平日想要获取情报,是如何处理的?”
那个叫陈林昭的小旗官道:“陛下,大多时候,百姓都会怕我们,为我们提供情报。”
崇祯愕然一笑道:“你看看,朕就知道,百姓对锦衣卫的印象,大多源自于害怕!。”
“你们要做到,让百姓自愿,为锦衣卫提供情报,这样才是高明的情报收集。”
这时,有个锦衣卫百户接话道:“陛下,那卑职该如何做呢?”
崇祯抚掌道:“问得好,你们平日里的工作,既然跟百姓有交集。”
“那何不改变你们,高高在上的形象,变得更加亲近百姓呢?”
最后崇祯询问李若琏道:“李卿,你那里银子不多了吧?”
“朕,再从内帑里,拨十万两银子给你,不能苦了为朕操劳奔波之人。”
李若琏单膝跪地道:“臣,叩谢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天,崇祯跟锦衣卫聊了很多,这些人里都是百户,总旗、小旗等,中低级锦衣卫。
他们手上或多或少,都管理着一部分人,也最能接触到百姓。
皇帝的思想,会经他们之口往下传达,这是一个裂变的过程,只需静待一段时间便好。
次日,京师街头出现了一幕幕,平日里几乎从未见到的场景。
一辆装满柴薪的独轮车,由于负重太高,倾倒在了路边。
任由樵夫如何使力,脸都憋得通红,都难以将独轮车扶起。
这时走过来一队,正在京师巡逻的锦衣卫,他们走向了独轮车,这将樵夫吓了个半死。
这是他花了两天时间,走了几十里路,好不容易才砍到的柴。
本想赶在冬季这个,用柴旺季卖个好价钱,谁曾想出了这档子事,看着走过来的锦衣卫。
吓得他跪地求饶道:“几位军爷,小的马上就挪开,求您开恩,别收走小人的柴薪!”
也不管锦衣卫的反应,说完便砰砰的磕起了头。
锦衣卫分出一人,将这樵夫给扶起来,另外两人将独轮车扶正,示意樵夫过去把好扶手。
这一幕,看得周围百姓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道该干啥了,啥时候锦衣卫如此好说话了?
为首的锦衣卫小旗,正是陈林昭,他走过来道:“不必害怕,以后还是少打点吧!”
“垒这么老高容易倾倒,没人帮把手,你还真扶不起来。”
说完便转身而去,挥一挥衣袖,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_^ )
这还仅是一幕,还有更多的还在发生,如帮小贩推车、扶老奶奶过马路等……
(一个配角名字想半天,有想出演配角的,请在此段后留下您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