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转回青山口,卢象升接到皇帝传来的旨意,通篇就一个意思,尽快拿下青山关!
此时河间府之战,才刚结束不久!
卢象升站于点将台之上,拔出配剑斜指向天道:“奉陛下旨意,今日誓师出征!”
“兄弟们!杀鞑子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凡敢怯战不前者,本将定斩不饶!”
“凡敢临阵脱逃者,本将亦定斩不饶!”
“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底下士兵传来阵阵嘶吼!
卢象升将剑向下一挥道:“出发……!”
随即一万八千人,浩浩荡荡走出京营校场!
此时靠关系留在校场内的,都是京营里的‘老爷兵’。
他们用看死人一样的眼神,看着这些出征之人。
何谓‘老爷兵’?就是那些朝臣、勋贵。
想方设法将家里,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强行塞进京营里的那帮人。
古语有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就是大明朝,京营的真实写照。
这些人不说毫无战斗力,只能说比正常人都不如。
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唯独拿起兵器打仗不行。
还好京营三部人马,在之前被李邦华给整顿过一次,现在多少是有些战斗力的。
当然里面还是有,在李邦华走后,又塞进来的老爷兵。
这要搁以前全是‘老爷兵’,别说上战场冲锋陷阵了。
就是让他们拿着兵器,在后面助威,只怕是都要吓得尿裤子。
李邦华正是因为崇祯元年,整顿京营得罪了太多勋贵。
被众人联合起来弹劾,原主崇祯听信谗言,罢免了朝堂上为数不多的清官。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崇祯,只让神机营(火枪兵)随卢象升出战。
真要让京营里的老爷兵上,估计还没开战,就已经逃跑了。
誓师出征的队伍走出京师后,卢象升大声下达命令道:“此去青山关,仍有四百余里地。”
“陛下那边战斗估计打完了,传本将军令,限期五日内必须到达青山关。”
“十日之内,必须拿下青山关,凡延误战机者,立斩不饶!”
随着军令一级级往下传达,队伍行军速度,开始由慢走变为奔跑。
一天之内要跑八十多里地,这对于现代军队不算什么。
但对于现在的部队来说,还是很吃力的。吃力主要体现在后勤,和战士体能恢复上。
经过五天的急行军,已抵达离青山关二十里处。
明军伺候在关隘十里处,发现鞑子斥候,为避免被敌人发觉,只得先行停下休整。
卢象升下令安营扎寨后,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作战部署。
青山关几乎没有,用云梯进攻的可能性,只能强攻关隘城门。
要放在以前,伤亡没有万把人,怕是攻不下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炸药包’这种拆楼神器。
只需要几个炸垮一段城墙,就可以攻入关隘之内。
次日卯时埋锅造饭,供将士们吃饱饭。
这里有人会疑问,就相隔二十里地,守青山关隘口的鞑子会看不到吗?
没错他们看得到,但不敢前出太远来查看,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守着青山关。
要面临大明源源不断的援军,这也迫使他们,只能龟缩防守。
如若丢了青山关,那他们回家的路就断了,这一连锁的反应,是鞑子所不能接受的。
更何况,多尔衮给留守部队下过命令,不管明军如何进攻,定要誓死守住青山关。
今天的天气很好,青山关上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