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启潜愣神好一会后,才赶紧跪地磕头,又央求般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站在边上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高启潜见王承恩,完全没有要出手,搭救自己的意思。
只能战战兢兢道:“奴婢……奴婢,惹皇爷您不开心了,奴婢该死。”
崇祯淡淡道:“把鸡泽三万募军虎符拿出来,滚下去吧,去浣衣局待着去。”
“还有,这些年喝兵血,赚的银子拿出来,胆敢隐瞒不报,朕活剐了你,哼!”
这下连洪、孙二人,都满眼不解的望向皇帝陛下,随后又感觉不妥,低下了头不再直视。
怎么自家皇上,好像,比以往更加暴躁了。
一言不合就夺兵权,也不知道,此事是好是坏……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高启潜只得失魂落魄般起身。
从身上拿出半块虎符,恭敬的递到,走过来的王承恩手上。
高启潜走后,崇祯看气氛不对微笑道:“两位将军不用担心,朕没有怪罪二位的意思。”
“高启潜这个草包,打仗的本事没有,逃跑属于一流。”
“此战,朕绝对不允许高启潜,这等纰漏存在。”
“只要各位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朕,到时自会论功行赏。”
命人把挂在,龙案边木架上的,堪舆图抬了过来。
崇祯指着通州道:“此时,鞑子七万大军囤于此处。”
“另有四万大军,正在赶来此地的路上,两位可有何退敌之策?”
孙传庭相较于洪承畴来说,更具战略眼光。
洪承畴是因为打仗够狠,并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格局,才爬到如今的位子。
孙传庭盯着舆图看了好一会后,才道:“陛下,京师城墙足够高、护城河足够宽。”
“加之鞑子善于马上作战,而非攻城,多半不会进攻,城高墙厚的京师。”
“鞑子攻城,选用的部队,多是汉、蒙八旗充当炮灰。”
“拿下城墙打开城门后,满八旗才会纵马冲入城内,砍杀残敌。”
看着舆图上所画的线条,孙传庭朝崇祯拱手一拜。
询问道:“陛下,不知此图所标注的鞑子,行军路线是哪位将军所注?”
崇祯淡淡一笑道:“此路线是朕标注的,孙将军以为,鞑子是否会如此进攻?”
孙、洪二人仿佛看陌生人一样,大为不解的看了眼崇祯。
孙传庭定神后道:“陛下,今年入冬以来,气温尤为严寒,恐怕鞑子那边也不好过。”
“此次入关多半还是劫掠,我军可依托保定府、河间府高大城墙来防守。”
崇祯听完后用询问的口气道:“伯雅(孙传庭字)你的意思是,放弃其余小城?”
“但是,如果朕想保住高阳,不知,是否可行?”
孙传庭不解的道:“高阳城墙低矮,无法跟保定府、河间府相比。”
“陛下,为何执意,要保住高阳?”
思考了好一会,孙传庭才想到,高阳有个孙承宗,他是崇祯皇帝的老师。
看到崇祯仅仅因为,自己老师在高阳,且还是赋闲在家的七十五岁老人,就要力保高阳。
作为将领绝对不希望,为此做出军事调整,但做为皇帝手下干活的人。
又希望自家陛下,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天子,其实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孙传庭考虑了一会道:“陛下,臣请命驻守高阳,彦演(洪承畴字)可驻守河间府。”
“保定府城高墙厚,派一员勇将驻守即可。”
崇祯朝王承恩道:“调令,勇卫营刘文耀、孙应元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