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出了韩氏集团过往的黑料,还自整理出“韩家打压过的企业名单”
,舆论彻底反转。
傍晚7点,城西项目现场传来好消息——张涛的人成功拍到韩家人员向住户递现金的画面,民警当场抓获3人,缴获“闹事补贴”
8万元。
住户们彻底看清了韩家的真面目,当晚就有2o户主动签署了拆迁协议。
而韩松那边,他去见媒体主编的路上,就收到了主编的婉拒短信:“韩总,汪氏集团刚来贵司的广告投放明细,我们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韩松气急败坏地回到公司,却现股价已经暴跌25,董事会的问责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
第二天上午的新闻布会上,我站在聚光灯下,手里拿着系统生成的“韩氏集团违法违规证据汇总册”
,每一页都清晰明了。
当记者问起“如何预判韩家的每一步动作”
时,我微微一笑:“其实很简单,看清楚对手的贪婪与急躁,就等于抓住了他们的命门。
而我们,只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正义撑腰。”
布会结束后,李教授走到我身边,轻声说:“绿萍,你不仅有系统帮忙,更厉害的是你总能看透问题的本质。
这次要是换了别人,可能早就被韩家的阴谋搅乱了阵脚。”
布会的喧嚣还未完全散去,记者们陆续离场,会场内只剩下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
李教授端着两杯温水走过来,将其中一杯递到我手里,指尖触碰到杯壁的温热,让我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稍稍放松。
“绿萍,你刚才在台上回答记者提问时,那句‘看清对手的贪婪与急躁,就是抓住命门’,说得太透彻了。”
李教授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欣赏,“我刚才在台下观察,不少记者都被你说得频频点头,连之前一直追问‘系统是否涉嫌违规监测’的那个记者,最后都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我接过水杯,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着,笑着摇头:“其实我也没想到能这么顺利。
出前我还在担心,记者会揪着系统的问题不放,毕竟‘实时监测对手数据’听起来确实容易引起争议。”
“可你把问题引到了‘商业道德’上,一下子就占了主动。”
李教授打断我,语气里带着几分激动,“你说‘系统只是工具,关键看使用者如何运用——我们用它揭露阴谋、维护正义,而韩家用阴谋诡计打压对手,这就是本质区别’,这句话一出来,我就知道,这场舆论战咱们彻底赢了。”
我低头喝了口温水,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心中泛起一阵感慨:“其实这也是系统提醒我的。
它在布会前生成的‘记者提问预测’里,就提到可能会有关于‘系统合法性’的质疑,还给出了‘区分工具用途与使用者立场’的应对思路。
但真正让我确定这么说的,是我想到韩家这几年的所作所为——他们要是真在意‘合规’,就不会用偷工减料、窃取专利的手段来竞争了。”
李教授闻言,忍不住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就像三年前城东光伏项目,他们宁愿花大价钱疏通关系压下事故,也不愿赔偿合作方的损失,这就是典型的‘贪婪盖过底线’。
对了,系统之前提到的韩氏集团专利侵权证据,接下来咱们打算什么时候公布?”
提到专利证据,我眼神微微一沉,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系统建议再等两天。
它监测到韩氏集团正在联系一家海外律所,想通过‘专利优先权’的名义混淆视听,咱们等他们先出手,再放出完整的技术比对报告和出入境记录,这样既能让他们的谎言不攻自破,也能让监管部门更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恶意。”
“这个节奏把握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