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李教授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那份共赴难关的坚定尚未消散,脑海里便响起系统冰冷却可靠的机械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急促:“滴!
检测到宿主面临三级舆论危机,关联风险涉及企业声誉、项目推进、技术安全三重维度。
系统已启动‘全景监测’模式,实时抓取韩氏集团12个核心关联账号、7处办公场所网络数据,生成解决方案v2o,是否立即加载详细报告?”
“立即加载!”
我在意识里迅回应,指尖因期待而微微麻。
此前系统虽多次提供帮助,但从未像这次这般,将危机拆解得如此透彻。
下一秒,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动态信息图谱,每一条数据都带着清晰的时间戳与来源标注:
谣言源头追溯(精度998):系统不仅锁定了“京市观察君”
账号,还同步调出该账号近3o天的操作记录——每日18:oo准时登录韩松办公室内网ip(地址:1o128347),布谣言前15分钟,曾接收来自韩氏集团公关部经理的加密邮件,附件为“汪氏集团负面信息传播话术指南”
。
系统已自动将邮件解密存档,并生成ip与人员关联的法律证据链,甚至标注出该内网ip近半年内曾用于送27条针对竞争对手的恶意信息。
韩家黑料挖掘(深度穿透):除了城东光伏项目的偷工减料证据,系统还附上了项目施工时的监理记录照片(显示关键材料强度仅达国家标准7o)、合作方当时的索赔函扫描件(金额986万元),以及韩家通过某国企高管施压、迫使合作方签署“保密协议”
的通话录音。
更令人震惊的是,关于专利侵权,系统直接生成了韩氏集团核心技术与某德国企业2o21年专利的比对报告,用红色标注出17处完全一致的代码片段,甚至追溯到韩氏集团技术总监2o22年以“学术交流”
名义获取该专利资料的出入境记录。
舆论反击策略(动态推演):系统模拟了三种布节奏的效果预测图——若立即公开谣言证据,12小时内舆论反转概率达82;若24小时内追加光伏项目黑料,韩氏集团股价跌幅预测为28-35;若在新闻布会后48小时放出专利证据,可引行业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的概率9o。
同时,系统已自动生成澄清声明模板,附带32个权威媒体投稿渠道的联系方式,甚至标注出每个渠道的审核周期与布高峰时段。
城西拆迁预警(实时追踪):那三个陌生手机号的信息被进一步细化——机主均为韩氏集团外包的“舆情引导员”
,近一周内往返城西拆迁区11次,每次停留时间集中在傍晚(住户下班后)。
系统通过街景监控ai识别,捕捉到其中两人向住户递塞现金的画面,还同步截取了他们与韩松的微信聊天记录(内容:“已说服5户带头闹事,需追加2o万活动经费”
)。
更贴心的是,系统已将这些证据按“挑唆行为-人员关联-资金流向”
分类,整理成可直接提交给警方的报案材料框架。
“绿萍?你怎么突然定住了,脸色还有点白?”
李教授伸手轻拍我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担忧。
她见我闭着眼,还以为我是压力过大。
我猛地睁开眼,眼底的迷茫早已被锐利的光芒取代,抬手示意她稍等,指尖快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两个关键时间点,才笑着说:“李教授,咱们不用等明天的新闻布会了——现在就可以放出第一波证据,而且我敢断定,韩家接下来会有两个动作:一是让公关部紧急删帖,二是派更多人去城西煽动住户,咱们得提前堵死这两条路。”
“哦?你怎么这么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