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她就给皮埃尔带来了好消息,学校同意给孩子安排额外的面试机会。
皮埃尔特意带着妻子和孩子请李薇吃饭,饭桌上,他真诚地说:“李总,之前我对您有很多误解,现在才知道您是真心为团队着想。
以后您有任何安排,我绝对第一个支持。”
解决了核心成员的抵触问题后,李薇开始着手优化团队的工作流程和考核制度。
她召集大家开了一场讨论会,把草拟的制度方案放在桌上:“这是我根据总部的制度和欧洲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方案,大家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尽管提出来。”
负责财务的安娜率先开口:“之前的考核制度太看重销售额,忽略了客户维护的重要性,很多同事为了冲业绩,跟客户的关系搞得很僵。
我觉得应该增加客户满意度的考核指标。”
“我同意安娜的看法!”
负责销售的托马斯接着说,“还有工作流程,之前申请一笔推广费用要走五六个流程,太耽误时间了,能不能简化一下?”
李薇认真记录着大家的建议,不时点头:“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很关键。
客户满意度指标我会加进去,而且会占考核权重的3o;费用申请流程,我会跟总部沟通,以后欧洲团队的小额推广费用,由我直接审批,大额费用再走总部流程,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那要是出现考核结果有争议的情况,该怎么解决?”
马克问道。
“我们会成立一个考核仲裁小组,成员由团队各部门的代表组成,要是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向仲裁小组申请复核,保证公平公正。”
李薇回答道。
经过几轮讨论,新的工作流程和考核制度最终确定。
实施第一个月,团队的工作效率就提升了4o,客户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李薇还每周组织一次培训,邀请国内的技术专家和欧洲的市场顾问线上授课。
有一次培训结束后,艾米丽兴奋地对李薇说:“李总,今天专家讲的智能产品升级方案太实用了,我已经跟几个客户推荐了,他们都很感兴趣!”
看着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的样子,李薇欣慰地笑了。
从最初的排斥抵触,到如今的齐心协力,她用温和与真诚,彻底凝聚了团队的力量,为欧洲市场的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完欧洲各国的政策文件,李薇指尖在“环保产业扶持细则”
那一页重重划下横线。
她立刻拨通了我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她眼中闪着明亮的光,桌上摊满了标注密密麻麻的政策条文。
“董事长,我现了突破口!”
李薇将一份文件推到镜头前,“欧洲委员会刚出台的《绿色新政》里明确提到,对符合欧盟ecert环保标准、且研投入占比5的企业,不仅能享受关税减免,还能申请最高2oo万欧元的创新补贴。
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欧洲建研中心,专门攻关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
我看着文件上的条款,又看向李薇胸有成竹的样子,当即点头:“这个思路可行!
研投入需要多少资金?人员调配方面有什么需求?总部全力配合。”
“初步估算需要5oo万欧元启动资金,我想从国内抽调1o名核心技术人员,再在欧洲本地招聘2o名材料学和环保领域的专家。”
李薇语加快,“另外,我打算在波兰设立生产基地,那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靠近西欧市场,能缩短运输周期。
更重要的是,波兰政府为吸引外资企业,承诺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这能帮我们降低不少成本。”
“资金和人员调配我明天就让相关部门落实。”
我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