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划过虚拟屏幕,调出某国军工复合体垄断技术的警示案例。
"
可控性源于信任。
"
政法委书记将文件推至桌心,红章下是汪氏集团连续十年的涉密项目审计报告,"
抗美援朝时期,上海纱厂女工能连夜赶制降落伞布;如今汪氏的年轻人在实验室吃睡三个月,只为攻克量子纠缠源的稳定性难题——这种血性,比任何防火墙都可靠。
"
办公室里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桌面上,文件整齐地码放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窗外,长安街的车流声如同远处传来的潮汐,不急不缓地涌动着。
领导转动座椅,目光投向墙上的投影屏幕。
画面中,无人艇正破浪前行,白色的浪花被船头劈开,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艇后延伸。
他看着屏幕,缓缓开口:“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龙骨用的是民间能工巧匠的榫卯技艺,那是古代技艺与集体智慧的结晶。
如今我们开放‘昆仑’网权限,不只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合作,更重要的是要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国之重器,民企可为’的新生态,让更多力量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话语间,他的眼神始终专注地落在屏幕上,仿佛在透过那破浪的无人艇,看到更远的未来。
忽然,他抬手指向画面的角落,嘴角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无人艇的甲板上,一位年轻的技术员正蹲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支马克笔,认真地在艇身外壳上涂鸦。
阳光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额前的碎被风吹得微微晃动。
笔锋划过,“家国”
两个字逐渐清晰,笔画间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与赤诚。
表决器的绿光如星辰点亮时,白老将军的通讯器震动起来。
他低头看到汪绿萍来的照片:研部的白板上写着"
接令即战"
四个大字,旁边是刚打印出的"
昆仑"
网接入协议,年轻人用指纹按出了一面鲜红的国旗。
表决器的绿灯次第亮起时,窗外的白鸽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会议纪要最终敲定:即日起,汪氏集团获准接入“昆仑”
国家级加密通讯网,获得绝密级项目的优先参与权。
当红头文件送达汪氏集团时,我正站在顶楼的玻璃幕墙前俯瞰京城。
夕阳给文件上的国徽镀了层金边,李薇举着平板电脑冲进办公室:“董事长!
军方刚来紧急招标,西北无人区的量子通讯基站建设项目……”
“接了。”
我抚摸着祖父的怀表,表盖内侧刻着的“科技报国”
四个字在余晖中微微烫。
通讯器突然震动,白老将军的语音传来:“绿萍丫头,‘昆仑’网的密钥十分钟后送,记住——这把锁,只有真正的守护者能打开。”
我刚把通讯器贴近耳畔,李薇又风风火火地转了回来,额前碎被汗水黏在皮肤上:“董事长!
技术部检测到有不明信号在扫描集团外围防火墙,频率和刘主任事件时的攻击源高度相似!”
“来得倒快。”
我冷笑一声,怀表在掌心转出清脆的响声,“通知防火墙切换至‘长城’防御模式,把扫描数据同步给国安局。”
说着点开白老将军的语音,刚要回复,却瞥见李薇欲言又止的模样。
“还有什么事?”
“西北项目……”
李薇咬了咬嘴唇,平板电脑上弹出一串红色警告,“招标书里要求45天内完成基站主体建设,可那里全年8级以上大风2oo天,常规施工根本……”
“把我们研的磁悬浮模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