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冷汗。
科学家的良知在警告他,而联邦守护者的责任又在驱使着他。
仪式:北疆的星碑与心跳
四十八小时后,北疆,堑星走廊,7号冷却井旁。
严寒笼罩着这片土地,气温低至零下四十度。
巨大的井口上方,覆盖着一面极其壮观的“软盾”
——那是项羽命令士兵,用之前缴获的数千面“裂空猎团”
战旗,粗糙地缝合在一起形成的巨大覆盖物。
此刻,旗面上凝结了厚厚的白霜,霜花沿着旗帜的纤维纹理,竟然天然地勾勒出了类似〈鼎位〉卷基础星纹的图案,在清晨惨淡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而诡异的光芒。
一阵寒风吹过,旗角翻飞,几片霜花被震落,那天然的“代码”
仿佛瞬间缺失了一行,引得直播镜头后的无数观众出一阵无声的惊呼。
井旁,矗立着一座高七米、重达一吨的巨碑。
碑体由特制的“星核混凝土”
浇筑而成,内部掺入了o1经过严格无害化处理的深渊污染碎屑,象征着联邦“承认并试图掌控风险”
的态度。
碑身一面,已经用高能激光雕刻上了〈鼎位〉卷经过审核、允许公开的底层协议代码。
另一面,则是一片空白,寓意着未来技术的持续展与补充。
这就是“开源星碑”
。
“开源仪式”
即将在这里举行。
规则宣布:任何联邦公民或经认证的星海访客,均可上前拓印碑文,但在此之前,需在碑座特定的“共享槽”
内,滴入o3毫升的鲜血。
鲜血滴入的瞬间,会被槽底的低温装置瞬间冻结,形成一枚独一无二的红色冰晶,层叠累积,如同记录责任的年轮。
这个设定引了巨大的争议,但联邦坚持如此——共享,意味着责任共担,需要用最直接的方式铭记。
仪式由刘邦负责现场协调。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喧哗,而是沉默地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调音台旁。
他的任务,是将接下来九十分钟的仪式倒计时,与一个逐渐放缓的心跳频率同步,并通过星纹网络,强制推送到全联邦所有的公共终端和授权私人设备。
很快,一种低沉、缓慢、逐渐减弱的心跳声,开始在全联邦回荡。
从熙熙攘攘的星轨列车,到寂静的医院手术室,从书声琅琅的校园,到繁忙的工坊…所有人都被这同一频率的声音所笼罩。
伴随着心跳声的减缓,所有屏幕的亮度也在同步调暗。
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笼罩了整个联邦。
仿佛整个文明都在随着这心跳,一同屏息凝神。
仪式开始。
先上台的,是嬴政。
他走到星碑前,面无表情地用特制的取血针刺破指尖,将o3毫升鲜红的血液滴入“共享槽”
。
血液接触槽底的瞬间,出一声轻微的“呲”
声,迅凝固成一枚晶莹的血色冰晶。
他没有丝毫犹豫,拿起旁边准备好的拓印工具,开始拓印碑文。
他的动作稳定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
接着是scf的代表,屠隆、墨菲斯和“账房”
先生,他们也依次上前,滴血,拓印。
他们的表情各异,屠隆带着一丝不甘的狞笑,墨菲斯眼神狂热,“账房”
则是一如既往的精明与审视。
随后,是被选中的联邦公民代表、科研人员…一个接一个。
与此同时,在格物院的监控中心,公输哲死死盯着屏幕。
当碑文代码通过星纹网络向特定权限范围开放后不久,他埋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