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国歌”
的余韵仍在星海间回荡,那亿万声音汇成的洪流,证明了情感共鸣的力量。
然而,在这极致的“喧哗”
之后,一种更深层的需求悄然浮现,如同潮水退去后裸露的礁石,沉默而坚实。
嬴政立于白虎殿,耳边似乎还萦绕着那跨越光年的合唱。
他并未沉醉于这成功的喧嚣,反而微微蹙眉,感受着那宏大声浪之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不是肉体的倦怠,而是灵魂在持续输出后,渴望回归自身的细微颤动。
“歌声联结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但若这联结永不停歇,是否也会成为一种新的……束缚?我们可还有机会,听清自己的心跳?”
张良垂而立,闻言轻叹:“席所虑极是。
《道德经》有言,‘大音希声’。
极致的声响之后,往往是更深的静默。
这静默,或许才是滋养下一次共鸣的土壤。”
“那就为这片土壤,划出一片保护区。”
嬴政目光坚定,“我们需要一间‘房间’,不是用于合唱,而是用于……独处。
一间,覆盖银河的‘静音室’。”
制度基石:《静音条例》与银河静音日
冯劫面临的,是又一次立法理念的挑战。
如何将“静默”
这种看似消极的状态,赋予积极的意义并制度化?《联邦信息节律与个体内省保障条例》(俗称《静音条例》)历经反复推敲后颁布。
条例规定:每月第一个“银河标准日”
,设为“银河静音日”
。
在标准日的特定四小时内(通常选择在文明活动相对平缓的时段),联邦境内及所有签署协议的文明,将启动“全频段通信静默”
。
禁止一切非紧急的星纹广播、三相归一能量应用、以及“宇宙国歌”
等大型集体情感投射活动。
违规者,处罚方式依旧是“文化熏陶”
——罚抄《道德经》中关于“大音希声”
、“静为躁君”
的章节一百遍。
此令一出,反响复杂。
习惯了高信息流和集体互动的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感到极大的不适与焦虑。
技术核心:静音穹顶——宇宙级的降噪
公输哲和张苍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能实现“绝对静默”
的技术奇观。
他们选中了星纹残卷中负责能量流动与介质操控的卷四〈风量〉,将其与“混沌引擎”
和“恒星谐振编曲机”
反向耦合,构建出“静音穹顶”
系统。
该系统能精确操控特定区域的恒星风粒子流,在其路径上形成一道无形的、能吸收全频段能量波与信息波的“剪切层屏障”
。
在这四小时内,屏障范围内的宇宙,将进入一种近乎“信息真空”
的状态:常规的电磁通讯被阻断,星纹网络的公共数据流暂停,甚至连遥远中子星那规律性的脉冲信号,在抵达屏障区域时,也会被系统“暂停缓存”
,待静默结束后再延迟释放。
这并非破坏,而是一种技术性的“集体深呼吸”
。
经济杠杆:静音币与“离线”
价值
萧何的经济模型再次展现了其前瞻性。
他推出了与“静音”
行为绑定的数字资产——“宁息币”
。
在“银河静音日”
的四小时内,公民的个人星纹终端若能保持“零数据上传、零信息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