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迹!
这是神迹啊!”
有村民喃喃道。
但比村民反应更快的是商贾总管陶立。
他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绽放出极度兴奋的光芒,一个箭步冲到前面,几乎是抢过技工手里的扩音器,对着惊魂未定又充满好奇的村民们喊道:
“乡亲们!
看清楚了吗?这不是毒!
这是宝!
是联邦送给咱们的‘彩虹冻’啊!”
他语极快,充满了蛊惑力:“你们想想,这颜色,多鲜亮!
这质感,多特别!
孩子们拿去,就是最好玩的橡皮泥!
艺术家拿去,就是画布上绝无仅有的颜料!
那些贵族老爷、富商太太们,就喜欢这种独一无二的‘战后限量版水晶摆件’!
咱们把它收集起来,加工一下,就是钱!
是盐引!
是新衣裳!
是新屋顶!”
他转过身,指着那片被韩信净化后、泛着金翠光晕的土地:“看看!
毒没了,地好了,还能用这‘毒’本身换钱!
这叫什么?这叫‘毒’自己给自己付赎身钱!
不,是付财钱!”
村民们愣住了,随即眼中爆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我要用‘彩虹冻’换钱给我家娃买新书包!”
“我家屋顶去年被震坏了,正缺材料呢!”
“这东西真能卖?那还等什么,快收集啊!”
群情瞬间从“抢毒”
变成了“抢着收集原料”
。
甚至有人主动拿起工具,帮助士兵和技工们去安全地收集那些散落的“七彩黏黏胶”
。
刘邦张大了嘴巴,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手里的债券账本不知何时又捡了起来,他颤抖着摸着账本的封皮,喃喃道:“毒……毒也能卖钱?那……那老子这债券,岂不是要翻十倍?不,二十倍?!”
画师史官丹青流,早已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
他征得同意后,用特制的工具取了一些经过初步无害化处理的“彩虹冻”
,将它们像颜料一样挤在调色板上,然后拿起巨大的画笔,就在一片刚刚清理出来的、相对平整的冻土地面上,挥毫泼墨。
他画的不再是传统的山水花鸟,而是一幅充满希望与想象力的“战后家园图”
:曾经代表死亡和污染的绿雪,在他的笔下变成了家家户户坚固漂亮的屋顶;象征腐朽的黑苔,化作了环绕田园的翠绿篱笆;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用那七彩的胶体,勾勒出的一道道横跨家园上空的、绚烂夺目的“彩虹桥”
和“彩虹屋顶”
。
村民们围拢过来,站在那巨大的、色彩明快的画作里,指指点点,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
“哈哈哈,原来咱们以后能住在彩虹下面!”
“这画真好!
看着就高兴!”
笑声驱散了幻毒带来的阴霾,希望开始在峪沟山萌芽。
数据很快被初步统计出来:
-“七彩黏黏胶”
(现名“彩虹冻”
)收集效率提升百分之九十五。
-韩信“根须反吸”
技术对地下残留污染净化率初步评估达到百分之八十八。
-参与收集和初步处理的村民,预计此单项收入将达到过去平均水平的三倍。
-刘邦带来的、与峪沟山治理项目挂钩的“春芽债券”
,在现场被闻讯赶来的地方商贾和部分村民代表抢购一空。
“毒货”
概念在联邦内部的非公开交易平台上,开盘即涨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