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了或激烈或诙谐的辩论后,均得以通过。
最终表决统计完成,冯劫将结果呈报嬴政。
嬴政站起身,走到圆形议席的中央,立于那尊青铜案前。
他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人,然后拿起那支象征最终确认的、特制的金笔,在已经完全鎏金刻印完毕的《大秦宪章》增修玉册末尾,沉稳而有力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嬴政。
笔落,如同定鼎。
“礼成——!”
冯劫高声道。
全体与会者,包括项羽、刘邦在内,皆肃然起身,面向中央那光芒流转的玉册,在张良的领诵下,齐声高呼:
“山河与律同在,华夏与宪同光!”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
“咚!
咚!
咚!
……”
九声象征着九州一统、宪章确立的铜炮,在城外依次鸣响。
同时,早已准备好的数万只白鸽从广场四周腾空而起,振翅高飞,在启明城上空盘旋,如同撒向天下的宪章种子。
酉时正,大会准时闭幕。
与会者们带着复杂的情绪陆续离去。
有人踌躇满志,有人沉思不语,也有人如刘邦般,已经开始琢磨着下一个“九年计划”
里该怎么给自己谋点“福利”
。
广场上很快空旷下来,只剩下夕阳的余晖,将圆形议席和中央的青铜案染成温暖的橘红色。
墨家巨子与法家学者,这两位监察令,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册已然不同的玉册合拢,放入一个特制的、刻满法家条文与墨家机关符箓的“宪章金匮”
之中。
在格物院官员和黑冰台卫士的严密护卫下,金匮将被送往原阿房宫遗址附近、一个由格物院最新设计、固若金汤的地下密库中永久封存。
而其副本,将由快马信使,即刻往联邦每一个郡县,每一个邦国。
嬴政最后一个离开广场。
他回望去,圆席空空,却仿佛仍能感受到刚才那场决定文明走向的辩论与表决所留下的余温。
制度,已在争吵与玩笑中确立。
规则,已在鎏金刻印间落定。
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至少,方向已然指明,框架已然搭建。
“接下来,”
他望着天边最后一抹霞光,心中默念,“便是看这宪章之树,能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真正扎根,枝繁叶茂了。”
夜色渐浓,启明城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与星空交相辉映,守护着这片刚刚接受了文明契约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