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先生。
这蛮子头领,话说得糙,但理不糙。
他告诉了我们,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嬴政看向刘邦:“沛公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
刘邦搓了搓手,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他就是个做买卖的。
咱们之前想空手套白狼,用便宜货换人家归附,人家不干。
现在,咱们得拿出真家伙,做一笔他们无法拒绝的‘买卖’。”
---
(四)文明的“货郎”
嬴政采纳了刘邦的建议,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输出”
行动就此展开。
第二支使团的构成截然不同:
正使:精明务实、精通商道的市吏。
副使:格物院擅长水利、农耕和医药的年轻大匠。
护卫:并非重甲士兵,而是由韩信亲自挑选的、身手矫健、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斥候精锐,由一位沉稳的校尉统领。
礼物:不再是丝绸美酒,而是五百斤雪白的精盐、一百把锋利耐用的铁制农具、五十石高产耐旱的粟米种子,以及一批治疗瘴气、外伤的常用成药。
使团没有直接去见桀骏,而是先在瓯骆部落边缘的一个小型附属寨子驻扎下来。
接下来生的事情,让所有百越人目瞪口呆:
格物院的大匠,只用三天时间,就利用寨子附近的一条溪流,搭建起了一座简易的水锤,帮助族人锻造铁器,效率远他们的人力捶打;
他们指导族人如何使用新式农具进行深耕,如何按新法播种那饱满的粟米种子;
随行的医者,用带来的成药,轻松治好了困扰寨子许久的一种皮肤溃烂病,更是用针灸救回了一个难产的妇人…
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得见的技术优势,如同最具感染力的瘟疫,迅从这个小寨子蔓延开来。
当桀骏带着疑惑和警惕,亲自来到这个寨子时,他看到的不再是傲慢的说客,而是寨民脸上洋溢的笑容,田野里长势喜人的禾苗,以及工坊里叮当作响、效率倍增的水锤。
市吏正使适时地出现,他没有提任何“归附”
的要求,只是笑着对桀骏说:“领,我们联邦,有你们需要的盐、铁、粮食、医药和技术。
而我们,对你们山里的木材、草药、矿石很感兴趣。
我们可以…互通有无。
如果合作愉快,我们还可以帮你们修建更大的水利,开辟更多的良田,甚至…帮你们在山外,建立固定的集市。”
没有武力威胁,没有道德说教,只有赤裸裸的、却让人无法拒绝的利益和展前景。
桀骏看着眼前的一切,沉默了许久。
他摸了摸那雪白的盐,挥了挥那沉甸甸的锄头,又看了看寨民们期盼的眼神。
他最终抬起头,对市吏说道:“…你们,和以前来的中原人,不一样。”
一个月后,瓯骆部落领桀骏,亲自带领代表团,走出了群山,来到了启明城建设工地的外围。
他没有要求觐见嬴政,只是远远地望着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望着那井然有序的施工流程,望着格物院展示的各种新奇器械,望着联邦士兵与工人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
他站了很久,最后对陪同的联邦官员说了一句话:
“告诉你们的皇帝…不,守护者。
我们瓯骆部,愿意和你们…做‘买卖’。”
消息传回,元老院内,主战派偃旗息鼓,主和派扬眉吐气。
张良抚掌赞叹:“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然此非仅凭口舌,实乃技术、制度、民生综合优势使然。
此乃真正的‘文明之力’。”
项羽虽有些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