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构想,而是化作了可触摸的犁铧、可品尝的粮食、可依循的尺度、可研读的典籍。
嬴政走到殿门口,望着远方依旧覆盖着白雪的山峦,声音平静却带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北驱胡虏,东扫妖氛,此乃破旧。
然,破旧易,立新难。
新制度,需新技艺支撑,方不致沦为空中楼阁;新技艺,需新制度保障,方能星火燎原。
巴蜀之薪,今日已至。
它证明,我们所追寻之路,并非虚妄。”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带着这实实在在的希望,这足以养活万民、开启民智的力量,我们……该去咸阳了。
去那里,为我们亲手点燃的这文明之火,筑起一座足以遮风挡雨、让它永世不熄的殿堂!”
巴蜀传来的,不只是几件器物,几卷书帛。
那是文明的薪火,是未来的蓝图,是压垮旧时代怀疑与彷徨的最后一根稻草,更是通往咸阳、通往那未知而伟大的“华夏文明议事院”
之路上,最坚实、最温暖的一块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