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相册,指尖在封面的海棠花纹上轻轻摩挲,目光望向窗外。夜色中,老海棠树的枝干在月光下静静伫立,枝头的新叶泛着淡淡的嫩绿,像是在诉说着三百年的传承与坚守。远处,“全球海棠基因库”的玻璃穹顶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与夜空中的繁星交织在一起,像是一片浩瀚的“同心”星海,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同心”的未来。
陈棠安知道,英台与雍正帝当年在雍亲王府种下的,从来不仅仅是一棵海棠树,更是一份能跨越国界、穿越时光的“同心”基因。这份基因,藏在蒙古草原海棠的抗冻片段里,藏在巴西热带海棠的固土根系中,藏在乌兹别克斯坦丝路海棠的花瓣纹路间,藏在埃及沙漠海棠的耐旱基因里,更藏在每一个为“同心”付出的人心中——藏在巴特儿守护草原的执着里,藏在阿米娜传承丝路友谊的真诚里,藏在林晓棠钻研科研的热情里,藏在孩子们纯真的笑容里。
这份“同心”基因,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强大。它会随着海棠树苗的生长,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绽放生机;会随着“同心”信念的传递,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不断延续。它会见证更多跨越国界的友谊,见证更多携手同行的奇迹,在未来的岁月里,书写出一篇又一篇永无止境的“同心”新章,直至寰宇同心,世界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