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光阴,足以让幼苗长成小树,也让“乡味”成了镇上口碑载道的名店。生意越发红火,秀秀忙得脚不沾地。她不再是亲力亲为的烤串师傅或火锅调配师,而是真正的管理者,每天要核对账目、联系供应商、管理员工、应对各种琐事。岁月和操劳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虽然才三十出头,却总是一身烟火气,穿着怎么方便干活怎么来的衣服,素面朝天,头发也总是简单地扎在脑后,与“精致”二字毫不沾边。
一双龙凤胎渐渐长大,调皮可爱,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秀秀就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在店面和家庭之间奔波,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对丈夫王雨生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就减少了许多。
王雨生依旧是那个沉默踏实的男人,是秀秀最稳固的后方。他主要负责后厨的统筹和体力活,话不多,但把秀秀交代的事情都办得妥妥帖帖。他看着秀秀日渐憔悴,心里疼惜,却不知如何表达。
他有时想给秀秀买件新衣服,看她总是那几件旧衣裳;想给越来越爱美的女儿买条漂亮裙子,却完全不懂小女孩的审美。他像个无头苍蝇,看着店里那些年轻女服务员打扮得光鲜亮丽,忽然灵机一动。
店里新来了一个女孩,叫小雅,二十出头,长得漂亮,也会打扮,衣服总是新颖好看。王雨生觉得,问她准没错。
于是,他开始偶尔趁着空闲,有些笨拙地凑过去,指着手机上的图片或者直接比划着问:“小雅,那个……你说,像秀秀这个年纪,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好看?” “小雅,小姑娘……四五岁的小丫头,穿哪种裙子漂亮?哪里买的?”
小雅一开始受宠若惊,也很热心地给出建议,甚至还会拿出自己的购物软件帮他看。王雨生如获至宝,认真记下,然后偷偷去买回来。
然而,他忘了,在一个小镇的熟人社会里,一个沉默的老板频繁地向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请教买女性衣服这种私密事情,是多么容易引人遐想。
风言风语就像初春的野草,悄无声息地滋生蔓延开来。
“哎,看见没?王老板又去找小雅说话了!” “啧啧,秀秀老板忙得顾不上打扮,自家男人眼睛就往别处瞟喽!” “男人啊,有钱就变坏,看来王老板也免不了俗……” “小雅那姑娘,也是,不知道避嫌……”
这些话,或多或少,终于传到了秀秀的耳朵里。
起初她是不信的。她和王雨生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她了解他的为人。但说的人多了,有鼻子有眼,她心里也不由得蒙上了一层阴影。她开始留意观察。
她确实看到王雨生有时会和小雅说话,虽然看起来神色正常,但那种偶尔的、刻意的靠近,还是刺痛了她的眼睛。她发现自己忙着算账时,王雨生的目光有时会茫然地落在某处,不像以前那样总是围着她转。
一种混合着疲惫、委屈和不信任的情绪,在她心里慢慢发酵。她变得越发沉默,对王雨生也更少了耐心,有时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莫名发火。
王雨生感受到了秀秀的冷落和情绪,但他完全摸不着头脑。他本就是闷葫芦,秀秀不问,他根本想不到解释,只觉得可能是秀秀太累了,或者自己哪里没做好,于是更加小心翼翼地做事,甚至减少了去问小雅的次数,但这反而显得更欲盖弥彰。
一天晚上打烊后,孩子们都睡了。秀秀看着王雨生默默收拾店面的背影,终于没忍住,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冰冷,开口问道: “王雨生,店里最近……是不是有什么闲话?”
王雨生收拾东西的手一顿,茫然地抬起头:“闲话?什么闲话?”
看着他那一脸无辜又困惑的样子,秀秀积压了好几天的火气和委屈猛地冲了上来,声音也提高了八度:“你还装傻?外面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