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行事,征发当地可靠民夫,由我军派兵保护,昼夜不停,加速抢收。所得粮秣,部分用于就地补给大军,减少兖州转运压力;其余大部,即刻组织人力车辆,源源不断运回兖州鄄城、许县等重镇粮仓,充实根本!”
“善!大善!”曹操闻言,猛地击节赞叹,脸上焕发出兴奋的光彩,“奉孝此计,直指根本,老成谋国!乱世争雄,什么最重?土地、人口、粮食!有了粮食,就能养兵蓄民,无惧任何挑战!没了粮食,纵有城池百万,甲兵数十万,亦是空中楼阁,顷刻可覆!”他当即转向侍立的传令官,语速极快地下令:“即刻拟令,以最快速度发往平舆!着夏侯惇、曹仁、满宠,严格依奉孝之策行事!抢收秋粮,乃当前第一要务,优先于一切军事行动!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代表着曹操意志的命令,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向前线。在汝南郡内刚刚经历过“和平接收”、尚未来得及喘息的曹军,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再次高效地开动起来。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前所未有的清晰——不仅是土地,更是土地上那即将收获的、金灿灿的粮食。
陈国、梁国的守军本就薄弱不堪,地方官员更是人心惶惶,朝不保夕。面对挟大破汝南之威、军容严整、如狼似虎的曹军精锐,零星的抵抗如同冰雪遇到烈阳,瞬间消融。夏侯惇与曹仁几乎是以武装行军的速度,接收着一座座近乎不设防的城池。而每当一座城池易主,满宠必定第一时间带人接管府库,清点仓廪,核验户籍,张贴安民告示,并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组织抢收秋粮。他麾下的文吏与少量护卫兵士,如同高效的工蚁,深入乡野,将惶恐观望的百姓组织起来,许以留下足够口粮的承诺,驱使着他们走向丰收在即的田野。
广阔的豫州平原上,由此出现了一幅看似矛盾却又合乎乱世逻辑的景象:一边是顶盔贯甲、刀枪闪亮的曹军精锐在外围警戒巡逻,驱逐着小股溃散的袁术败兵和趁火打劫的匪类;另一边,则是成千上万被组织起来的当地百姓,在曹军文吏和少量监工兵士的指挥下,埋头于金黄的粟米田中,奋力抢收着沉甸甸的穗头。独眼的夏侯惇甚至亲自骑着高头大马,不时奔驰于田间地头,他那威严甚至略显凶悍的目光扫过,督促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在那些心惊胆战却又为能保住自家口粮而稍感安心的农夫看来,这位曹军大将此刻的形象,竟远比昔日袁术政权那些只知横征暴敛的催税官吏要可亲得多。
前线捷报与秋粮入库的喜讯如同雪片般飞回鄄城司空府,曹操心情大悦,多日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站在那幅不断更新、代表曹控区域日益扩大的舆图前,负手而立,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
“吕布在关中挟持天子,玩弄权术;孙策在淮南与纪灵浴血苦战,泥足深陷;刘表坐拥荆襄,却只知划地自守,观望成败!”曹操声音洪亮,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气,对身旁的郭嘉与荀彧说道,“放眼当世,唯有我曹孟德,不尚虚言,不务虚功,实实在在地开疆拓土,积蓄实力!这豫州三郡,便是明证!待到此地彻底消化,钱粮充足,兵精粮足,这天下大势,必将因我而不同!”
郭嘉脸上依旧挂着那抹仿佛看透一切的淡淡微笑,适时泼下一瓢清醒的冷水:“明公胸怀大志,固然可嘉,然亦不可过于乐观,轻视天下英雄。吕布,非是庸碌之主,其麾下贾诩更乃智谋深远之士,彼等见我在豫州坐收渔利,势力急剧膨胀,岂会坐视不理,毫无反应?需谨防其从河内、洛阳方向,施加压力,甚至挑起边衅。此外,袁术虽困于淮南,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真被孙策逼入绝境,难保不会狗急跳墙,集中残存之力,行险一搏。我军虽连战连捷,亦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可因胜而骄。”
荀彧亦肃然接口:“奉孝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深谙持重之道。眼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