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域便化作一片翻腾咆哮的火海,冲天的烈焰将半个夜空映照得一片血红!
那名负责护粮的袁术军校尉,起初还试图声嘶力竭地收拢部下,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面对赵云这等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衔如探囊取物的绝世猛将,以及其麾下这些如狼似虎、经验丰富的精锐骑兵,他那点微薄的努力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赵云锐利的目光瞬间便锁定了这个仍在试图发号施令的目标,毫不迟疑,催动战马,如同离弦之箭般直冲过去!那校尉见赵云来势凶猛,仓促举刀迎战,然而双方武艺差距犹如云泥,交手不到三个回合,便被赵云一记凌厉无比的“毒龙出洞”,精准地刺穿了咽喉,当场毙命,栽落马下!
主将瞬间阵亡,本就士气低落的残余护粮兵更是彻底丧失了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发一声喊,丢弃兵器,不顾一切地向营地外的黑暗中亡命逃窜。赵云谨记张辽“不必恋战”的指令,毫不理会那些溃兵,只是冷静地指挥着部下,将少数尚未被引燃的粮车也一并投上火把,确保彻底摧毁。整个突袭行动从发动到结束,干净利落,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持续时间不到半个时辰,这支肩负着补给前线重任的运粮队便已彻底瘫痪,只剩下熊熊燃烧的烈火和弥漫的焦糊气味,证明着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切。
确认任务已圆满完成,且敌方溃兵已散,短期内无法组织有效反击,赵云毫不贪功,立刻下令吹响了代表撤退的牛角号。五百骑兵如同来时一般迅捷,如同退潮的海水,迅速脱离已成火海的营地,秩序井然地隐入沉沉的夜幕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身后那片映红天际的烈焰,以及被彻底焚毁的粮草和满地的狼藉。
当赵云率领得胜之师,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与在预定隘口处严阵以待的张辽主力成功会合时,东方的天际才刚刚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清点战果,五百精骑,仅有十余人轻伤,无一阵亡,却几乎全歼了敌军三百护粮兵,并彻底焚毁了足以支撑数千大军半月消耗的宝贵粮草。
张辽策马迎上,看着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英姿勃发的赵云,以及他身后那些虽然经历一夜奔袭激战、略显疲惫却个个眼神兴奋、士气高昂的骑兵儿郎,刚毅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满意的笑容:“子龙此战,攻如雷霆,撤如疾风,指挥若定,战果辉煌!真乃虎将也!可谓一击即中,全身而退,用兵之妙,已得精髓!”
赵云连忙翻身下马,抱拳躬身,语气依旧谦逊:“全赖将军调度有方,谋划周全,给予云此次机会。亦是麾下将士用命,不畏艰险,方能成此微功。”
张辽大笑,也跳下马来,上前亲手扶起赵云,用力拍了拍他坚实的手臂:“哈哈,子龙不必过谦!是你的功劳,便是你的功劳!此战细节与功绩,我定当如实详细禀报主公。”他收敛笑容,目光转向东方那渐渐亮起的曙光,语气变得深沉,“经此一役,袁术西线后方必为之震动,其本就吃紧的补给将更加艰难。而对岸那位多疑的曹司空,也当真正明白,我张辽驻扎于此,绝非虚张声势,而是随时可以亮出獠牙的猛虎。东线之锋芒,由你赵子龙初露,便已如此慑人,甚好!甚好!”
晨曦微露,霞光初绽,张辽与赵云并马立于高坡之上,眺望着东方那片广袤而未知的疆域。这一场规模虽小,却精准狠辣的突袭,如同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已在东线战场的暗流下,激起了不容忽视的涟漪。它清晰地预示着,吕布集团这把蛰伏的利剑,即便只是应战略需要,偶尔亮出一截冰冷的锋刃,也足以令任何对手感到那刺骨的寒意与致命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