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等公卿,心胸狭隘,难容武将掌权,必生掣肘。挟天子固然名正言顺,然亦成众矢之的。关东诸侯、西凉余孽皆会眼红。此时将军根基未稳,强留长安,恐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地。”
“先生之意是?”
“弘农郡。”贾诩手指虚点地图,“地处关中与中原之间,进退有据。东可窥雒阳、中原,西可制关中,南连荆襄。且并非董卓势力核心区域,易于掌控。将军可于控制长安后,迅速扶持一傀儡暂理朝政,自请率军出镇弘农,以为长安屏障,讨伐不臣。如此,既可跳出长安是非漩涡,避免与西凉军立刻决战,又可获得合法地盘和名分,积蓄力量,静观关中李傕、郭汜与王允等人鹬蚌相争。待其两败俱伤,再以勤王之名回师,可收渔利。”
“不带走天子?”吕布有些意外。
“带天子,则目标太大,且彻底与王允及天下忠汉势力决裂,弊大于利。留天子于长安,让王允和李傕等人去争抢,将军反而超然物外,手握强兵,坐看风云变幻,此为上策。”贾诩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
吕布听完,长舒一口气。贾诩之谋,环环相扣,既考虑了刺杀细节,更谋划了长远布局,几乎将各种可能都计算在内。
“先生算无遗策,布,茅塞顿开!”吕布郑重拱手,“便依先生之计!还望先生日后继续不吝指点。”
贾诩微微欠身:“分内之事。然计策虽好,执行尤为关键。人选、时机、细节,皆需反复推敲,不容有失。”
“自然!”吕布目光锐利起来。接下来,便是将这些毒计,一步步变为现实。他需要挑选执行刺杀的“死士”,需要精确计算董卓的行踪,需要调动最可靠的部队控制关键节点,需要准备好转移财富的一切事宜……
一场风暴,已在贾诩的谋划下,悄然酝酿成熟,只待那一道惊雷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