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全体头领,郑重宣布:
“诸位兄弟!如今我梁山替天行道,人心归附。然‘山寨’之名,终非久远之计。我等当效古之贤者,建制度,立纲常,为百姓开创一片清平世界!”
他宣布了一系列决定:
1. 改元建制: 不再沿用北宋年号,以梁山泊为主体,称“梁山军”,暂不立国号,但实际行使政权职能。徐庶称“都督梁山诸军事、录尚书事”,凸显军政一体的领导地位。
2. 划分辖区: 将梁山实际控制及影响力所及的区域,划分为若干“镇”或“保”,委派得力头领或投诚的公正士绅担任镇守使或保正,负责民政、治安、税收(税率远低于宋朝)。
3. 发行信物: 铸造简单的“梁山通宝”钱币(主要用于内部和周边贸易),并制作发放“梁山民籍”凭证,给予归附百姓身份认可和法律保护。
4. 设立招贤馆: 正式打出招贤纳士的旗帜,不限出身,只要有一技之长,愿守梁山法度,皆可前来投效,量才录用。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梁山从此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反抗武装,而是一个有了明确统治区域、法律制度、经济体系和用人政策的准政权实体。尽管这个实体还很稚嫩,控制区也不大,但其展现出的全新气象和强大组织力,已与腐朽的宋朝官府形成鲜明对比。
徐庶站在忠义堂前,望着山下井然有序的营寨和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斩贪官,是剔腐肉;立新政,是生新肌。这条路充满艰难,但每一步都踏在实处。他知道,与东京汴梁那个醉生梦死的朝廷的最终对决,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更是两种秩序、两种命运的较量。梁山这台战车,在他的驾驶下,正轰鸣着驶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