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天泰六四、六五、上六爻辞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翩翩,疾飞之貌,人富而从其类,为利也 不富而从其者;志同也。上三爻皆为阴,阴在 上而失其中实之道,皆欲下从,故为不富而从, 此诚意相合也。如至六四位方戒已晚,居三为 适中,知戒可保,四位则已过,必生变化。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 以孚,中心愿也。
因三阴在上,失其实才,欲行往下,不待 其人富而邻从,皆因失实故也。此已失乃方知 戒之意,此时不待告诚而诚意相待,乃出于中 心所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为居君位,古之帝女皆向下嫁,帝乙制礼 法,须降其尊贵,以顺从其夫也。今六五以阴 柔居君位,对应之九二为阳刚,乃能信之,而 任用其贤且顺从之,犹帝女之下嫁亦然,此成 治泰之功也。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其能任用刚中之贤,乃因已有中道与之 合,志同相交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 , 贞 吝 。
此致泰之终也,小人处之,行必否矣。掘 隍土累积成城,如治道累积以成泰,今城土颓 圮,又复返于隍也。勿用师,夫用师之道必 得民心,今民心不从,用师必乱,此时即自有 天命任之,亦逢羞而凶矣。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此意城倾圮,又回归隍土,即令命为正, 但乱已不可止矣。
泰卦:盛衰的奇幻漂流
当我们翻开泛黄的《周易》竹简,泰卦作为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一卦,如同一位披着神秘面纱的古老智者,静静伫立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其卦象乾下坤上,地天交泰,象征着天地之气相互交通,万物生长繁茂的通达景象。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哲士先贤都对其趋之若鹜,将其奉为揭示宇宙人生奥秘的圭臬。汉代大儒郑玄曾注解泰卦曰:“泰,大通也。”在他看来,泰卦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宇宙万物和谐共处、畅行无阻的理想状态。这种观点在后世不断被阐发和升华,泰卦逐渐被推上了哲学的神坛,成为解读盛衰兴亡、人生起伏的“超级大明白”。
泰卦的上三爻——六四、六五、上六,更是被赋予了极深的寓意,仿佛描绘了阳气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完整轨迹。从爻辞的字里行间,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一种“人生巅峰”的气息。六四爻的“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六五爻的“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以及上六爻的“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每一爻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密码,等待着后人去破译其中蕴含的宇宙法则。在传统的解读中,上三爻代表着事物发展到极致阶段,阳气充盈,一切看似完美无缺,仿佛站在了世界的顶端,可以俯瞰众生。
然而,《周易》的精髓远不止于对鼎盛时期的描绘,其“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如同一条无形的线,贯穿始终。这就像我们在游乐园里乘坐过山车,当列车缓缓爬升,抵达最高点的那一刻,短暂的喜悦和俯瞰美景的快感之后,便是不可避免的急速下坠。泰卦的极盛,亦然如此。它并非永恒的停留,而更像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一个从光明走向黑暗、从繁荣走向衰败的前奏。这种盛衰交替的规律,如同一个“命运过山车”,无人能够逃避。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帝国,何其盛也!然而,短短十五年便分崩离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便是“泰极否来”最生动的写照。泰卦的奇幻漂流,正是在这种盛与衰的不断循环中,上演着一出出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它提醒着我们,在身处顺境之时,切不可骄纵懈怠,更要时刻保持警醒,因为巅峰的背后,可能就是万丈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