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们说:“各位领导,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实施,那么我们部门的业绩肯定会翻三倍!”
然而,结果却完全出乎了小A的意料。领导们听完他的汇报后,纷纷皱起了眉头,开始对他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你这些用户调研数据是从哪里得来的?有没有做过竞品分析?如果预算超支了该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小A当场就卡壳了,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说:“我回去再改改……”
可惜的是,尽管小A后来又对项目进行了修改,但最终这个项目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小A呢,他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反而觉得是“领导不懂创新”,这可真是典型的“往蹇”啊!
爻辞里的“往蹇”,翻译成人话就是:明明自己没准备好,偏要硬着头皮往前冲,结果把小问题捅成大娄子。就像你没考驾照非要开山路,不是勇敢,是找事故。
“来连”才是解药:找对人,组个局
那怎么办?爻辞说“来连”——别一个人死磕,拉人组队啊!
但“连”不是随便拉几个朋友凑数,得讲策略。我在大厂见过太多“无效组队”:有人想推新活动,拉着行政、财务、前台一起开会,结果各说各话,最后啥也没干成。真正聪明的“连”,是找“互补型队友”。
比如小A那事儿,他要是先找市场部的老王:“哥,我这个方向你觉得用户真的需要吗?你帮我分析下数据?”再找技术部的阿琳:“姐,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多久?成本大概多少?”等老王掏出用户问卷数据,阿琳算出预算缺口,他再带着这些“弹药”去找领导,效果绝对不一样——领导会觉得:“这小子不是拍脑袋,是有备而来。”
象曰“当位实也”,啥意思?不是让你躺平等别人帮忙,是让你“先把自己变成‘连接点’”。就像拼乐高,你得先把自己的零件摆整齐,别人才愿意跟你拼。小A后来学乖了,每次想推项目,先请大家喝奶茶,边吃边聊:“我这想法还有漏洞,你们帮我挑挑刺?”慢慢的,团队里有人主动帮他找数据,有人教他做预算表——这就是“来连”的威力:不是你拉别人,是你先给别人一个“参与感”。
扎心真相:职场不是“个人秀场”,是“团队副本”
我见过太多职场新人犯小A的错:总觉得“只要我够努力,领导就会看见”。但现实是,领导每天要处理十件事,你的“努力”如果不被“看见”,等于白费。而“来连”的本质,是把你的努力“可视化”,让更多人成为你的“见证者”和“支持者”。
就像打游戏,单排冲塔容易死,开黑组队才能推水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带着一群人一起赢。
九五:大蹇朋来——别找“嘴炮朋友”,要找“能打队友”
“大蹇”有多惨?就是“天塌了,得你自己扛”
如果说六四是“项目黄了”,那九五就是“公司快倒闭了”。爻辞里的“大蹇”,是“整个环境都在坑你”:行业政策变了,竞争对手降价了,客户集体跑路了,就连天气都在跟你作对(参考河南暴雨时被困高速的货车司机)。这时候,你需要的不是“加油打气”,是“有人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
我有个亲戚开加工厂,前两年赶上环保严查,设备要升级,订单却没了,银行催贷款,工人要工资,他急得满嘴起泡。这时候,他一个做了二十年生意的老客户给他介绍了个新订单——不是熟人,是他平时帮客户解决过售后问题的回报。这就是“朋来”:在最难的时候,有人愿意拉你一把。
“朋”不是“酒肉朋友”,是“能扛事的战友”
但“朋来”有个关键:不是什么朋友都能救你。象曰“以中节也”,“中节”就是“靠谱、有真本事”。
举个反例:我表弟创业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