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亨,小利贞。
遁,乃君子潜藏之时,君子退而伸其道,人退道不屈,则可亨,虽无大力,但仍有小吉, 因知时避退,此善之道也。
象曰:遁亨,遁而亨也。 刚当位而应,舆时行也。
君子处遁之道,知退生吉,退所以为伸道。故虽 退之时,君子处之,未必真遁,当随时消 息,有可以致力,当不避之,以扶持其道,并非于遁时,藏而不为也。
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小人之道长时,不可求大功,但利于小功,君子之人能察于其微,始即深以戒之,退而伸 道,不使道消,此处遁之时意义之大处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山在天下,由下起而上止,天上进分之相违,此遁之象,因违和而须遁。君子远小人之道, 若以恶声厉色,只增其怨忿而已,唯用庄严威色,使其敬畏,小人自然远矣。
最近刷到个有意思的话题:“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爱‘摸鱼’?”评论区里有人答:“不是懒,是懂‘遁’了。”哎?这倒撞进《周易》的卦象里了——第三十三卦“遁”,讲的就是“退”的艺术。只不过古人不说“摸鱼”,说“潜藏”;不说“躺平”,说“伸道”;更不说“摆烂”,说“蓄势待发”。
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卦:为啥“退”能“亨”?为啥“远小人”不用骂街?以及,老祖宗的“退”,到底藏着多少现代人都需要的生存智慧?顺便聊聊——那些年我们误以为的“认怂”,其实都是老祖宗教我们的高级操作。
一、遁卦到底是啥?像“游戏回城补状态”,不是“挂机摆烂”
先抛卦辞:“遁,亨,小利贞。”翻译过来就是——退,能通顺;守着小正固,没坏处。
有人要拍桌子了:“退还能‘亨’?这不就是逃跑吗?考试考砸了溜之大吉叫‘亨’?被老板骂了装聋作哑叫‘亨’?”别急,古人早给了类比:象辞说“遁亨,遁而亨也”——就像你打《王者荣耀》被对面五个人围殴在塔下,血条只剩一丝丝,技能全交了,这时候你要是硬扛着等死,队友骂你“菜”,对手笑你“送”,游戏体验直接归零。但如果你果断按“回城”,花个几秒补满血、买双抵抗之靴,再绕后切后排——这不是“逃”,是“战略性撤退”。等你满状态杀回来,对面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你已经拿了五杀推了水晶。
再拆卦象:“天下有山,遁”。啥意思?卦画是“乾上艮下”,乾为天,永远往上飞;艮为山,稳稳扎在地上。一个要冲云霄,一个要守大地,俩玩意儿“方向拧巴”,能量对冲,可不就得“分开点”吗?放到生活里,就像你在办公室遇着个天天抢你功劳的“职场山”——他往上窜(争权),你往下藏(守拙),别跟他挤同一根赛道,这不就“遁”开了?
关键是“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你得站对自己的位置!比如你是基层员工,别跟大领导抢决策权;你是刚毕业的新人,别跟老油条比资历;你是社恐,别逼自己去当聚会气氛组。“退”不是没面子,是“我先攒攒劲儿,等你露破绽”。
举个真实案例:我朋友小周刚入职时,部门有个“老油条”王姐,总把她的方案改两笔就说是自己想的,还抢着汇报。小周气不过,差点当场翻脸。但她想起《周易》里的“遁”,没硬刚,反而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把王姐负责的项目数据整理得明明白白,还在例会上主动说:“王姐的经验特别重要,我帮您把这些数据可视化,汇报时更清楚。”后来领导发现王姐的方案越来越依赖小周的底层数据,反而更重视小周。半年后,王姐调岗,小周直接接手了她的核心业务。你看,“遁”不是认栽,是“我退一步整理弹药,等你犯错时精准打击”。
二、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