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转。同时,他还能够包容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得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教育领域,需要注重青少年品德根基的培养,不能只光盯着技能训练。如果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品德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像没打好地基的房子,摇摇欲坠。一个缺乏良好品德的人,即使拥有再高的技能,也可能会在社会上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因此,教育应该培养青少年正直、有原则、有胸怀的品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关系领域,大国需要有“大”的胸怀。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就是“大”的典范。这一主张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倡导各国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疫情等全球性问题时,中国积极与各国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推动全球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三:“含章可贞”——功成不居的“神秘高手”
接着是“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在古代,居“相位”的人需要学习这“含章”的德行。不居功自傲,像诸葛亮鞠躬尽瘁都把功劳归给主公。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为了兴复汉室,殚精竭虑,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在辅佐刘备和刘禅的过程中,他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如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等。但他始终不居功自傲,将功劳都归给了主公,这种谦虚谨慎的品质令人钦佩。
适时而动,遇到该干的事儿就像范仲淹那样“先忧后乐”地冲上去。范仲淹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他心系国家和人民,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在面对西夏的入侵时,他主动请缨,前往边疆抵御外敌。他积极改革军事制度,加强边防建设,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得会藏锋守拙,像姜子牙在渭水边上钓鱼,躲着君王的猜忌。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他在遇到周文王之前,一直隐居在渭水边上钓鱼。他表面上看起来悠闲自在,但实际上却在等待时机。当周文王发现他的才能后,他便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藏锋守拙,避免了君王的猜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这“含章”和“显章”就跟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小人就像大喇叭,有一点好事就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往往喜欢炫耀自己的功劳和成就,以获取别人的关注和赞扬。而君子呢,就像神秘高手,功成身退,深藏功与名。他们不追求外在的虚名,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含章”这一德行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竭力避免“抢功文化”的滋生。就拿科技公司来说吧,它们搞一个“贡献度匿名评估”,其目的无非就是让大家不要总是一门心思地去争抢功劳。
这种评估方式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更为客观地衡量团队成员所做出的贡献,从而有效避免因个人的虚荣心和私利而引发的团队内部矛盾。毕竟,在一个科技项目中,如果团队成员都仅仅专注于争抢功劳,而对团队的整体利益视而不见,那么这个项目最终极有可能以失败收场。
不仅如此,在领导艺术方面,管理者也需要巧妙地去平衡“授权”与“归功”之间的关系。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言:“要让那些能够听到炮声的人去做决策。”这意味着,管理者应当充分信任并赋予团队成员一定的权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判断力。同时,当团队取得成功时,管理者也不能独占功劳,而应该将荣誉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位为项目付出努力的成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团队的长期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