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瑛次日离开,任谁见了都能看出他的好心情。
有人特意问:“卫大人今日是遇着什么好事了?”
卫瑛毫不避讳的说:“昨儿我出城见了郡主,日子和美,可不就是好事。”
说着,卫瑛又要拉着人仔细说说他和沈茹茵之间的琐碎小事。
一早吃过他苦的大臣们一个个的都不敢留,糊弄两句跑得飞快,生怕叫他抓住了。
卫瑛十分遗憾,只能早些下衙回去寻沈烨说话。
他这表现叫人牙酸,也叫背后默默注意他的人放了心。
毕竟卫瑛一如寻常,也不曾进宫告状,沈茹茵更是不曾送信回来,他们便自觉自己的动静没被发现,私底下小动作依旧。
卫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自己是个瞎子,每日除了上值,就是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出城去见沈茹茵。
多来上几次,他离不得沈茹茵的事深入人心。
那些同他不合的大臣除了在背后说几句他夫纲不振外,别的什么也懒得开口。
正常人谁会跟满脑子妻子的恋爱脑计较呢。
沈烨看他想去京郊就去京郊,想早些回府就早些回府的悠闲样子很有些怨念。
卫瑛慢悠悠的说:“大舅兄何必羡慕我,你同嫂子的感情不也一样好?”
沈烨被他提醒,立刻明白过来,转头紧跟他的脚步,成了又一个叫人看了就摇头的满脑子媳妇孩子的侯爷。
对沈家的乐子,大臣们玩笑过几句就算,反而是民间和内宅的女眷们说得多些。
好在没过多久,朝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叫所有人都没空管别的了。
沈茹茵收到传召,匆匆进宫,就见到了一个阴沉着脸的皇帝。
“陛下,福昌郡主到了。”
沈茹茵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行完礼后,只用担心的神色看着皇帝。
皇帝抬起头,注意到沈茹茵的眼神,面色缓和了些:“茵茵来了。”
沈茹茵见他揉了揉太阳穴,上前两步关心道:“陛下可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寻太医来瞧瞧?”
“哪里到要叫太医的地步,”皇帝回了这么一句,便道,“北境出事了,你可知道?”
沈茹茵满脸惊讶一点不掺假:“北境出事?”
皇帝叹了口气:“准确的说,是北境军出城迎敌,却离奇失踪,两万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沈茹茵听得皱眉:“这不可能。”
“两万多人,不管是马蹄印还是步兵经过的痕迹,都十分显眼,在北境那样的地方,突然失踪这么多人,中间一定有特殊的缘故。”
“怕只怕他们是迎敌时中了埋伏,在什么地方离不开又发不出消息。”
皇帝看她真心实意的在提建议,开口道:“寡人预备叫人去查此事,茵茵,你可愿带人一道前去?”
沈茹茵感受到皇帝的怀疑,爽快的答应下来。
笑话,近来京中要出大事,她有正当理由离开,那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皇帝很快下旨,沈茹茵没有耽搁,只来得及叫人送了口信回家,就点了人马跟皇帝的钦差一块儿,奔赴北境。
说起来,这也是个老熟人。
沈茹茵同他互相见礼,就在宫中内侍的注视下各自去了自己该在的位置,没有丝毫叙旧之心。
时间不等人,沈茹茵一行一路骑马奔赴北境。
京中天气尚可,北境却已经冷了下来。
军中来迎接沈茹茵一行的,是军中冒头的小将。
“钦差大人、沈将军,军中已经准备好了营帐,还请入营休息,我们将军……”
钦差作为主事人,紧赶慢赶就为了来办差事,这人不赶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