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来。”
“是我之过,”沈茹茵撒娇道,“我该多回来瞧瞧,不然也不能叫姑姑独自面对危险。”
沈贵妃一怔,笑着摇头:“危险或许有那么一点,但还是收获更多。”
沈茹茵有些疑惑:“姑姑是指?”
沈贵妃看了外头一眼,见没什么异常才说:“陛下有意大封后宫,我或许也要动一动。”
皇后尚在,沈贵妃所谓的动一动,也就只能往皇贵妃上头走了。
沈茹茵沉默片刻:“皇后这是……好不了了?”
沈贵妃道:“我知道的,只是皇后须得安心静养,不能费神。”
姑侄俩对视一眼,都明白这未尽之语。
若不是实在没法子,皇后岂会甘心放下手中的宫权,皇帝又岂会放弃对后宫的平衡,叫沈贵妃做皇贵妃?
“姑姑,”沈茹茵拉着沈贵妃的手,“你要小心。”
“若你成了皇贵妃,便不止是旁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更可能……”
连皇帝都会以更审慎的态度看她。
沈贵妃高兴于沈茹茵对她的忧心,却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
“茵茵,都说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如今就到了这当口上。”
“这个位置,我若坐稳当了,那就还有继续争的底气,若我不肯尽心,便只会有旁人来取代我。”
沈贵妃眸色凛然:“这绝对不行。”
沈茹茵看到姑姑的坚持,也感受到她蓬勃的野心,开口道:“但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姑姑尽管开口,我一定会帮你的。”
“好,”沈贵妃可不会跟她客气,“不过眼下你只要好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帮姑姑大忙了。”
沈贵妃说:“我当上皇贵妃,可以是陛下,是皇后和后宫其他人的眼中钉。也可以是陛下,是皇后与其他人争相拉拢的香饽饽。”
沈贵妃没继续说,沈茹茵主动接了下去:“金乌军会成为姑姑的底气。”
前朝后宫,本就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沈贵妃没有孩子,在旧年是她的劣势,但在如今她娘家崛起,再领兵权的时候,没孩子这点,反而成为了她的好处。
在旁人眼中,因为没有子嗣,沈贵妃就得为皇帝驾崩以后得生活多做考虑,就极可能下注,是可以被拉拢过来的对象。
只要沈贵妃没有明目张胆的支持谁,那她就会一直高高在上,立于不败之地。
谁叫金乌军就在京城外,不管是用是防,都这么近呢。
说过了正事,沈贵妃又催婚起来:“嫂嫂上次进宫时,说烨儿的婚事已经定了,至多明年秋里就要完婚。”
“你和卫瑛可打算好了什么时候成婚?”
“我观陛下的意思,三五年内应当不会放你去边境,你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时候,把该办的事情都办了。”
沈茹茵静静听完,开口道:“等我回去同娘商量商量,但再快,也得等到哥哥大婚后了。”
都已经选好了人,沈茹茵也没打算拖着不成婚。
快刀斩乱麻的将成婚生子都搞定,那以后自己常年在外,没人催促不也挺好?
回府后,沈茹茵果真跟晋阳提起此事。
沈烨有些不高兴,话里话外都是想再多留沈茹茵几年、
晋阳却觉得这样很好。
“明年冬里就有个好日子,到时候派人去算一算,若是不合宜,便往春里推一推。”
沈烨黑着脸:“娘,哪儿有这么快的。”
晋阳瞥了他一眼,直接放弃跟他多说。
要是按沈烨的想法,再迟上几年,那皇帝要用沈茹茵时,万一刚好赶上她刚成婚,蜜里调油舍不得离开,或是才生产不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