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抓起温差仪,仪器屏幕上的低温区突然开始收缩——暗格在自动闭合。
林疏桐把供体名单塞进证物袋,王雪攥着手机的指节发白,吴校长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楼梯间。
我盯着墙面那片泛着冷光的区域,温差仪的探测针在我掌心发烫。
陈野说的\"缺口\",吴校长说的\"空保险箱\",林夏牙髓里的环孢素,还有母亲案卷里的药物...所有碎片在我脑子里转成一团,最后定格在热成像仪的低温区中心。
\"刺进去。\"林疏桐轻声说。
她的呼吸扫过我后颈,带着急诊室消毒水的味道,\"陈野教过你,异常温差的临界点,藏着最后一块拼图。\"
我握紧温差仪,探测针的尖端抵住墙面低温区最深处。
墙灰簌簌落在手背上,像极了12岁那年,凶手鞋跟蹭掉的那片墙灰。
温差仪的探测针扎进墙面的瞬间,仪器屏幕“滋啦”一声黑屏,像被人掐断了喉管。
与此同时,头顶的荧光灯开始规律性闪烁——三长两短,三长两短。
我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三年前暴雨夜的记忆突然涌上来:陈野浑身是血靠在巷口电线杆上,雨水顺着他额角的伤口淌进领口,他用手电筒朝我闪了三下长光,两下短光,然后彻底栽进泥水里。
“摩斯密码。”林疏桐的呼吸扫过我耳后,她的手指正抵着我手腕的脉搏,“三长两短是‘S’,重复两次……是‘SoS’?”
墙灰簌簌落进衣领,我用指节叩了叩探测针周围的墙面,声音空洞得像敲在朽木上。
“木材年轮纹理。”我突然意识到什么,从工具箱摸出折叠铲往墙缝里一撬,半块墙板“咔嗒”脱落——新换的桦木板截面还泛着白,年轮纹路却比周围老墙深了三圈,这是为了掩盖频繁开合的磨损痕迹。
热成像仪不知何时自动重启,屏幕上跳动的光斑里,隐约映出个蓝箱子的轮廓。
我瞳孔骤缩——和三个月前在郊区废弃冷库找到的医用冷藏箱一模一样,当时箱子里装着半具被冷冻的少女残骸,冷藏标签上印着“临州三中校医院”。
“沈墨!”林疏桐的手术刀尖挑起暗格里掉出的供体名单末行,她的虎口因为用力泛着青白,“看这个签名。”我凑过去,泛黄的纸页上“小婷家长”五个字歪歪扭扭,落款处的“周宏”两个字却笔锋刚硬——和我上个月在暗网论坛截到的“守墓人”合伙人资料里的签名,分毫不差。
金属碰撞声突然从暗格最深处传来,像有人在敲一面小铜钟。
王雪缩在墙角的手机“叮”地响了一声,她抖得几乎拿不住手机:“吴……吴校长的西装内袋!”我这才注意到,刚才被我们逼退到楼梯口的吴校长,不知何时又折返回来,他站在门口阴影里,左胸内袋正随着那金属声微微震动——暗网登录器的蓝光透过布料渗出来,像只鬼眼。
“想跑?”我抄起分样筛卡进暗格锁芯,螺旋状的锁孔刚好卡住筛网边缘的0.1毫米凸起。
陈野教我做这把筛子时说过:“最完美的锁芯漏洞,是凶手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习惯。”吴校长每周开三次暗格,锁芯螺旋纹被他的惯用力度磨出了0.1毫米的偏移,这漏洞现在成了我的钥匙。
“咔。”锁芯转动的轻响混着林疏桐的倒吸冷气。
她举着从蓝箱子里抽出的运输单据,指尖点着路线终点:“临州港3号码头,和暗网拍卖公告里的交割点坐标完全重合。”我接过单据,背面用红笔写着“3月15日23:00”——正是林夏失踪的时间。
吴校长突然笑了,他内袋的登录器蓝光更亮,震得西装布料簌簌作响:“真正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