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脚步声,那年轻男子缓缓转过身来。
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俊朗,气质温润如玉,眼神却深邃得仿佛能洞悉一切。
他没有穿戴任何彰显身份的王爵冠冕,但站在那里,自有一股渊渟岳峙、掌控乾坤的气度。
毫无疑问,他就是那个以一己之力,在西北掀起滔天巨浪的传奇人物——西北王,李唐。
“兵部尚书,李绛,参见王爷。”
李绛收敛心神,按照规矩,对着李唐躬身行了一礼。
他虽是钦差,代表天子,但李唐是亲王,爵位在他之上,这一礼,合乎法度。
“李尚书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李唐的声音平和而富有磁性,他缓步走下台阶,亲自将李绛扶起。
兰州,毕竟是朝廷钦点的西北王府所在地。
眼下西北王府的工作重心在中原,他身为王爷移驾兰州坐镇西北王府,自然是合情合理。
“本王久闻尚书大人乃国之栋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王爷谬赞,愧不敢当。”李绛直起身,与李唐四目相对。
在来的路上,他曾设想过无数种与李唐见面的场景。或许是盛大的仪仗,或许是威严的逼视,又或许是客套的疏离。
但他没想到,会是如此的平和与自然。
李唐的眼神清澈而真诚,没有丝毫的傲慢与戾气,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世家公子,让人如沐春风。
然而,李绛却不敢有丝毫的小觑。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就是眼前这个看似无害的年轻人,手中掌握着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恐怖力量。
他一路西行沿途所见的一切,都源自于这个年轻人的大脑。
“李尚书,请坐。”李唐伸手示意。
两人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
李绛端起茶杯,发现这茶杯竟是琉璃所制,晶莹剔透,握在手中温润光滑。杯中的茶叶也是极品,清香扑鼻。
“尚书大人此来,想必陛下是有什么旨意吧?”
李唐开门见山地问道,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
李绛放下茶杯,神色一正,沉声道:“王爷明鉴。陛下听闻王爷在西北屡创神迹,不仅击退强敌,更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龙心大悦。特命下官前来宣慰,并代天子,犒赏西北将士。”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
李唐却并未起身接旨,只是淡淡一笑,淡然说道:
“陛下的心意,本王心领了。至于犒赏,就不必了。西北将士守土戍边,保境安民,乃是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他的语气虽然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李绛心中一动,明白了李唐的意思。
这是在告诉他,西北王府不接受朝廷的“犒赏”,因为西北的一切,都是自己打下来的,自己建设的,与朝廷无关。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划清界限的姿态。
李绛没有强求,顺势将圣旨收回,话锋一转:“除了宣慰之外,陛下还有一事,挂念于心。”
“哦?何事?”
“陛下近来龙体欠安,时常感到精力不济,头晕目眩。宫中太医束手无策。听闻王爷治下医学院,医术通神,能活死人,肉白骨,故而想请王爷……施以援手。”
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之一——求药。
李绛紧紧地盯着李唐的眼睛,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什么。
然而,李唐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