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各地见过的任何学堂都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之乎者也的摇头晃脑,没有戒尺和严苛的规矩。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摆放着十几张独立的桌椅。正前方是一块巨大的黑色板子,上面用白色的粉末写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号和图形。
而教室的中央,则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缓缓旋转的蓝色球体。球体上精确地描绘着大陆、海洋、山脉和河流的轮廓。
一群肤色、服饰、年龄各不相同的少年少女,正围着这个被称作“地球仪”的东西,面红耳赤地争论着。
除了太子李桓、吐蕃王子藏玛、阿拉伯王子马蒙之外,还有来自太原王氏的王崇文,来自范阳卢氏的卢思明,以及慕容秋、杨文菁、林昭君等李唐亲自挑选出来的,来自各个民族的少年天才。
即使被校长收为亲传弟子,享受最特殊的“天之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智”待遇,慕容秋、杨文菁、林昭君和李恒四人也会偶尔参加书院定期举办的学术讨论。
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身材修长的吐谷浑少年慕容秋,并没有参与争论。他正痴迷地盯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巨大的图画。
那是一幅太阳系的示意图,上面标注着太阳、地球、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等行星,并且用一条条椭圆形的轨道,清晰地标示出了它们之间的运行关系。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于信仰的光芒。
相比于“天圆地方”这种感性的认知,这幅图所展示的,是一种冰冷的、严谨的、充满了数学之美的宇宙秩序。这种秩序感,让他感到无比的沉醉。
而在另一边,清丽绝伦的杨文菁和活泼开朗的林昭君,则围在一张实验台前。
台上摆放着一盆水,水面上漂浮着一片小小的木板,木板上立着一根缝衣针。无论她们如何转动水盆,那根针的尖端,始终顽固地指向同一个方向——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