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接过文件夹,打开。
展开一看,电文内容正是唐宪宗李纯的口吻,字里行间充满了焦急与恳切。
信的内容很简单,先是痛斥三镇叛逆之罪,然后话锋一转,请求他这位“王弟”念在李氏江山社稷的份上,出兵相助,东西夹击,共讨国贼。
李纯在电文中许以重利,承诺只要李唐出兵,平叛之后,黄河以北之地,皆可划归西北王府。
好大的手笔!
这是要把整个华北都送给自己啊!
李唐心中冷笑连连。
李纯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他难道不明白,自己这头猛虎一旦出了笼,进入中原,那将是何等局面?驱虎吞狼,就不怕虎患甚于狼灾吗?
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再怎么说也姓李,终究是“自家人”,总比那些外姓节度使要可靠。
真是天真得可笑!
“王爷,我们……要出兵吗?”杨文菁在一旁,也看到了信上的内容,脸上写满了担忧。
她虽然不懂军事,但也明白,一旦西北卷入中原的战火,这些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发展成果,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李唐将文件夹缓缓合上,递给亲卫:“存档。”
然后,他转身,重新望向东方的夜空,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那片战火纷飞的土地。
“出兵?为何要出兵?”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洞穿一切的冰冷理智。
“让朝廷和藩镇去打,打得越激烈越好,打得越久越好。他们流的血越多,消耗的国力越大,对我们就越有利。”
“这……”
杨文菁一时语塞,她没想到李唐会如此……冷酷。
李唐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淡淡地说道:
“文菁,你要明白,旧的秩序,已经腐朽到了根子里。无论是朝廷,还是藩镇,都是这个腐朽体系的一部分。指望修修补补,是救不了这个国家的。必须彻底打碎,才能浴火重生。”
“我的目标,从来不是当一个大唐的忠臣,去为李氏王朝续命。我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华夏!”
“这场叛乱,对天下百姓而言,是一场浩劫。但对我们西北而言,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李唐的眼中,闪烁着精密的计算光芒,如同星辰般璀璨。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搞我们的。”
他转过身,对着那名仍在等候命令的亲卫,下达了一连串的指令,声音清晰而果断。
“传本王令!”
“第一,参谋部立即启动‘黄河计划’一级预案。以拓跋库莫为总指挥,调动第一、第二混成旅,陈兵黄河西岸,做出东进姿态,但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许过河!我们的目标是威慑,不是参战。”
“第二,政务院立即成立‘中原移民接收安置办公室’。裴度为总负责人。可以预见,中原战火一起,必有大量流民西逃。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敞开大门,有多少,收多少!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宣传部立刻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向整个大唐发布《告大唐同胞书》,阐明我西北‘保境安民、不涉内战’的立场。
同时,大力宣传我西北的移民政策:凡来西北者,授田、分屋、免税三年!我们要让所有在战火中挣扎的百姓知道,西方,有一片乐土在等着他们!”
“第四,命令祁连山基地,从即日起,所有军工厂产能全开!武器弹药,给我加倍生产,多多益善!我们虽然不参战,但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一个虚弱的胜利者,对我们而言,才是最危险的敌人。”
“第五,通知长孙玥,让她利用长孙家的渠道,不惜一切代价,收购中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