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夜,又在殿中设宴,欢聚一堂。
宴席之中,既有大秦文臣武将,也有一众降臣,譬如前蜀王张常逊、徐国公何霸道、襄国公萧宪、恩施侯刘熙,以及魏国皇叔石敬渊。
歌舞声中,张常逊侧耳聆听,似乎魂游天外。何霸道大口喝酒,朗声大笑。
萧宪长吁短叹,愁眉不展。刘熙胡吃海喝、没心没肺。
高楷居高临下,众人神情尽收眼底,惟有石敬渊垂头,不知想些什么。
果然,即便亡国君臣,亦然千人千面。
高楷端起酒杯,笑问:“石敬渊,大家都在饮酒,欣赏歌舞,你为何垂头丧气?”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把视线转过来,聚焦一处。
石敬渊面露惶恐,急忙下跪,一身肥肉颤颤巍巍。
他以头抢地,费尽全身力气,却迟迟碰不到地面,霎时,整个人摇摇晃晃,越发局促。
“微臣……微臣……”
“起来说话。”高楷温声道,“今日节庆,不必跪来跪去,平身吧。”
“谢……陛下!”石敬渊面色涨红,却难掩感激,他坐了下来,整个人像一个球,又像一座肉山,这滑稽模样,惹得不少人窃笑。
高楷环顾一圈,微微皱眉。
“陛下容禀,方才,微臣想起家中小儿,一时走神。”
石敬渊忐忑不安:“打搅陛下兴致,微臣知罪……”
“朕不觉扫兴,你不必自责。”高楷不以为意,笑问,“你孩儿多大了?”
谈起儿子,石敬渊眉眼柔和,不自觉嘴角上扬:“回陛下,微臣孩儿三岁。”
“这倒是巧了,和兕奴、赤雀年纪相仿。”高楷笑道,“若有闲暇,可带他来宫中玩耍。”
“微臣遵旨!”石敬渊面露激动。
众人皆是惊讶,他有何过人之处,能得陛下青睐?
不过,转念一想,这位魏国皇叔,着实命途多舛。不知遭受石重胤多少折磨,竟能顽强地活到现在。
这份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本事,便让人不得不佩服。
不一会儿,高楷再度举杯,笑问:“刘熙,长安风景与广州相比,如何?”
刘熙忙道:“长安八景,个个别具一格,更何况,天下脚下、繁华壮丽之处,远非广州可比。”
高楷看他一眼,神色玩味:“你这一双耳朵挺大,远超常人,按理来说,这是大富大贵之相。”
刘熙一怔,连忙恭声道:“微臣听说,驴子耳朵大,真龙耳朵小。”
“微臣耳朵虽大,只是驴耳罢了。”
高楷忍俊不禁:“来,朕敬你一杯!”
“谢陛下!”刘熙眉开眼笑,举杯一饮而尽。
群臣神色微妙,更有人面露讽刺,暗骂一声马屁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