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动态模拟图,他本人则神色从容,用清晰流畅的母语阐述着他的研究。
陈依依握着筷子的手停顿在半空,一时间有些恍惚。
屏幕上那个自信沉稳、与世界顶级科学家们谈笑风生的学界领袖,真的就是初中时那个总是安静坐在桌上,埋头做题的少年吗?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个穿着蓝白校服、眼神清澈的模样,与此刻屏幕上穿着正装、气度非凡的形象重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异的不真实感。
“哎!依依,快看!电视上那个人……”坐在她对面的同事周薇,一位性格活泼的射电天文工程师,猛地用筷子指向电视,声音因惊讶而提高了八度,引得旁边几桌的人都望了过来。
“我的天!这不是你那个初中和高中同学吗?就那个……那个得了诺奖的陆时羡?!”
周薇这一嗓子,瞬间让她们这张小餐桌成了食堂的焦点。
附近几个相熟的同事也纷纷端着盘子凑了过来。
“真是他!依依,你之前说过和他是高中同学,我还没太当真……”旁边行星科学组的张研究员推了推眼镜,盯着屏幕啧啧称奇:“好家伙,这又搞出这么大动静?《自然》《细胞》双响炮!还给不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留活路了?”
“单分子检测?逻辑门控?这说的都是啥?”一位搞天文仪器硬件的工程师挠了挠头,虽然听不懂具体技术,但丝毫不影响他的震撼。
“听着就很高端!能在那种场合做开场报告,这分量……了不得啊!”
周薇更是激动地摇晃着陈依依的胳膊:“依依!你居然和这种大神是同学!快说说,他初中的时候是不是就特别变态?是不是走路都在看书?睡觉都在想公式?”
陈依依从恍惚中回过神,看着同事们一张张充满好奇与惊叹的脸,无奈地笑了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那个上次在观测站与她一起讨论星空与未来的身影。
她轻轻拨开周薇的手,语气带着一种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绪:“他……其实那时候挺安静的,也没那么‘变态’。就是做题……额,思考问题比我们深很多,想得也远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