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很多种,像用火烤,再用冰雪刺激,琴面的漆胎就会崩裂,产生断纹。还有用蛋白加灰刷漆,制成琴后再用锅煮,风干之后也会出现断纹。但这些制作出的断纹纹理非常死板,不像自然形成的断纹纹理非常流畅漂亮,难以仿冒。”吴清远指了指古琴上的断纹,“这么漂亮的龟纹断,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用上手,我也知道这是自然形成的,千年难买龟背断,好啊,好东西!”
吴老这么夸,让赵晶有些尴尬,她是准备买下这张古琴的,可是吴教授这么说,让她之后怎么还价啊。
“吴老,那您能判断出这张古琴的年代吗?”赵晶转开话题。
“判断古琴的年代,这要根据古琴的造型再结合各个朝代的特点来进行判断,不过这并非一定准确,比如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到明代初期,仍有斫琴师采用这种方法。”
“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等,琴面漆灰有墨、栗壳色两种,灰胎则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大概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