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的氛围,如同拉满的弓弦,紧绷得几乎能听见嗡鸣。而“优秀学生”评选,无疑是这根弦上最敏感的一个节点。这不仅关乎荣誉,更直接与宝贵的免试升入顶尖大学资格挂钩,是无数寒窗苦读学子鱼跃龙门的绝佳机会,也是某些人眼中可以运作的“捷径”。
张亮凭借早年竞赛的余晖和稳定在年级前列的成绩,自然是候选人之一,无人提出异议。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以他的实力,即便参加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考试,也定然是十拿九稳。这个名额对他而言,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认可。
然而,对于其他许多拼尽全力、将此次评选视为改变命运契机的同学来说,这却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战役。
评选规则看似公平:由各科教师提名,结合平时表现,最终由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获得半数以上支持者即可获得推荐资格。
但规则之下,暗流早已开始涌动。
焦点集中在班里一个名叫吴鹏的男生身上。吴鹏成绩长期垫底,是典型的“学渣”,但其家族颇有势力,其父更是学校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平日里,吴鹏在班里便有些跋扈,只是高三学业紧张,大家无心理会。
此次评选,吴鹏竟也赫然出现在教师提名名单上!理由是“社会活动能力突出,有领导潜质”。这蹩脚的理由引得不少知情人暗中嗤笑。更令人不安的是,几位平日里较为低调、甚至有些唯唯诺诺的教师,此次却异常积极地联名为吴鹏站台推荐。
李老师得知后,气得在办公室里当场拍了桌子。“胡闹!简直是胡闹!”他花白的头发几乎要竖起来,脸色涨红,“吴鹏什么成绩?什么表现?这提名依据何在?!这是对‘优秀’二字的侮辱,是对其他刻苦努力的学生的极大不公!”
他当即找到年级主任和负责此事的行政领导理论,言辞激烈,据理力争。然而,回应他的只有官腔十足的“综合考量”、“尊重教师提名权”、“相信同学们的判断”等套话。一位与钱明远副校长走得近的行政人员甚至私下暗示李老师:“李老师,有些事,没必要那么较真,吴同学家里……也是为学校做出过贡献的。”
人微言轻。李老师满腔愤懑,却无力改变既成事实。教师提名环节,吴鹏的名字最终还是牢牢地挂在了名单上。
消息传到班里,顿时引起一阵压抑的骚动。许多同学脸上露出愤慨和不甘,却大多敢怒不敢言。谁都知道吴家的能力,也隐约听说吴鹏私下里正在“积极活动”——许以好处,或暗示潜在的麻烦。在这种软硬兼施下,谁能保证班里超过一半的同学,不会在无记名投票中“选择”妥协?
投票日,终于在一片异样的气氛中到来。
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教室被临时布置成投票会场。讲台上放着密封的票箱,两名由学校行政指派的公证人员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班主任主持流程,脸色也有些不太自然。
吴鹏坐在教室后排,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志在必得的笑意。他刻意整理了一下衣领,目光扫过班上几个平时与他走得近、或被他“打过招呼”的学生,那几人或低头避开他的视线,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
张亮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神情平静,仿佛眼前的一切与他无关。但他的精神力早已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蔓延开来,敏锐地捕捉着教室里每一丝细微的情绪波动。
他“听”到了许多心脏不安的跳动,“看”到了许多眼神中隐藏的屈辱与挣扎。尤其是那几个被吴鹏重点“关照”过的同学,他们的精神力场紊乱而压抑,充满了矛盾和不情愿。
“绝不能让他得逞。”一个清晰的声音在张亮心底响起。这不仅是为了公平,更是对那股试图扭曲规则、践踏奴力的无形力量的反击!李老师的愤怒,同学们无声的抗议,都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