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的时空理论实践竞赛,历来是各大顶尖高中展示实力、抢夺优质生源的修罗场。今年的举办地点设在拥有全市最先进物理实验室的星辉中学,气氛更是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同寻常的凝重。
巨大的环形竞赛场馆内,灯光将中央的实验区和四周的观众席照得亮如白昼。空气里弥漫着仪器预热时散发的淡淡臭氧味,以及一种无声的、紧绷的竞争压力。来自各校的代表队身着统一服装,在自己的操作台前严阵以待。观众席上,除了各校的师生代表,更不乏一些大学招生办的观察员,他们的目光如同探照灯,扫视着场中每一个可能冒出尖子的角落。
襄临中学的队伍位置不算最好,但也并非绝落。指导老师最后一次叮嘱着注意事项,声音干涩,眼神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陈锋的意外缺阵,如同抽走了队伍的脊梁,剩下的主力队员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些惶然,目光不时瞟向站在实验台最右侧,正低头默默检查仪器的张亮。
张亮的手指拂过冰凉的金属探针和精密的能量感应器,动作稳定,没有丝毫颤抖。他的心跳平稳,呼吸悠长。外界投射来的怀疑、担忧甚至幸灾乐祸的目光,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他的内心,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奇异的宁静与专注之中。脑海中,李老师那些颠三倒四的呓语、参考书上泛黄的笔记、自己构建的简陋模型,以及对“刹那芳华”的独特体悟,如同无数细小的溪流,正在汇合,奔涌。
“各位选手请注意,竞赛即将开始。第一环节,理论命题阐述与答辩。题目将于三十秒后公布在大屏幕上。”广播里传来毫无感情的女声。
倒计时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牵动着每一根紧绷的神经。当最终的数字归零,巨大的屏幕上赫然出现了本年度竞赛的理论命题——
【论局域时空对称性破缺的微观表征与宏观可观测效应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并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对该关联进行间接验证(要求:不得直接使用大型引力波探测装置或高能粒子对撞机等常规手段)】
题目一出,整个场馆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哗然!
“这……这是什么鬼题目?”
“局域对称性破缺?非线性关联?这他妈是高中竞赛该考的东西?”
“还限制实验手段?这怎么验证?凭空想象吗?”
“完了,这次彻底完了……”
许多选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有人甚至失手碰掉了桌上的笔。就连一些带队老师,也皱紧了眉头,显然这题目的刁钻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它完全跳出了课本和常规竞赛的范畴,直指当前时空物理研究的前沿难点,甚至带着点哲学思辨的味道。这不仅仅考验知识储备,更是对思维方式、想象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极限压榨。
襄临中学的指导老师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最后一丝希望似乎也破灭了。这种题目,连高三的顶尖学生都难以驾驭,何况是临时顶替上场的张亮?他几乎已经预见了惨败的结局。
然而,张亮在看到题目的那一刹那,瞳孔微微收缩,随即,一种近乎灼热的光芒在他眼底点燃!
局域时空对称性破缺……微观表征……宏观效应……非线性关联……
这些词汇,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脑海中那扇由李老师亲手铸造的、通往非常规领域的大门!
李老师无数次在他耳边念叨过:“对称性是美的,但破缺才是真实的宇宙!看看你周围,哪有什么绝对的对称?时间箭头就是最大的破缺!那些微小的、随机的量子涨落,就是对称性在微观尺度上不断破缺又重建的舞蹈!它们看似微不足道,但亿万个微不足道叠加起来,会不会……会不会就像蝴蝶效应,最终影响了时空的‘质地’,甚至……甚至引发出一些我们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