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脉象,脉细数无力。
诊其为月经过多,证属气血亏虚。
“杨同学,此为月经量多,耗伤气血,气虚不摄血,冲任不故而导致经血更多;血多耗伤阴精,血虚不能上荣而至面色苍白,口唇爪甲黏膜苍白,神软乏力,头昏欲仆的气阴血亏,冲任不固证候。治宜益气固崩止血,方拟固冲汤加减。”
“炙黄芪,白术,山药,阿胶珠,鹿角霜,旱莲草,仙鹤草,血余炭,陈棕炭,茜草,生龙牡,乌贼骨,熟地黄,益母草。”
杨婷这种情况,西医上属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导致引起的经血过多。
但是,患者本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致月经量多,就诊前一直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属误治。
患者有5年病史,月经量多,此为它病致经病。
血小板减少,属中医“血证”,发病原因多为脾虚气弱,阴虚火旺。如明代证治准绳妇科调经门所曰“经水过多,为虚热,为气虚不能摄血”。
清代傅青主女科调经认为本病为血虚而不归经所致。
按古人对该病的认识并结合临床经验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月经期“益气固冲,塞流止血”,月经后“益气养血调理冲任”。
初诊固冲汤加减。
方中炙黄芪、白术、山药补气摄血固冲;鹿角霜、熟地黄滋补肝肾,养精血,益冲任;阿胶珠、旱、莲草、仙鹤草、血余炭、陈棕炭、茜草、生龙牡、乌贼骨收敛固涩止血;益母草祛瘀止血,防血止留瘀。
“杨同学,你按照这一副药方拿药煎药汤喝,下周我给你上课的时候,到时再看你喝药下去后情况进行调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