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二皇孙来信。”
“哦?”
齐泰一怔,急忙接过。
展开信笺,
只见纸上仅有两行字:
“先生,近来秦淮河风光甚好。”
“科举在即,先生何不看看我大明士子满腔报国热忱?”
齐泰初时不解。
过了半晌,
他忽如醍醐灌顶。
信纸飘落在地。
他眼中热泪盈眶,连声道:“好!好!”
“二皇孙并未消沉!”
“他终于懂得何为蓄势待发了!”
齐泰忆起当日梦中景象——
他齐泰,
已是大明兵部尚书,位极人臣!
而大明皇帝,
本该是二皇孙朱允炆!
若非黄子澄献上“先弱后强”之策,又临阵改变几项关键谋划,
他们岂会败北?
不过如此也好……
“黄子澄此人,不提也罢!”
“但殿下身边,尚需一位辅政能臣!”
“来人!”
“备笔墨!”
齐泰一声吩咐,老仆很快呈上文房四宝。
他挥笔疾书一封。
“速将此信送往川蜀,请方大先生返京!”
方大先生,
正是方孝孺!
大儒宋濂关门弟子!
建文四杰之一!
齐泰犹觉不足,再修一书。
“将此信送至松月居士处!”
“守丧三年已满,他也该回京了!”
松月居士... 0
练子宁!
亦是后世所称的建文四杰之一。
……
夜色渐浓。
皇宫褪去白日的喧嚣。
朱彪踏进东宫时,时辰已迟。
后天,燕王将返北平。
身为长兄,他先携晋王朱棢,与燕王小聚。
今日大明又添“利器”。
不免多饮几杯。
回到东宫,夜色深沉。
因近日常宿于那荒僻小院,
他下意识推开木门。
院中两棵树映入眼帘,
心潮起伏,旧忆翻涌。
百味杂陈。
进屋后,
本想借醉意沉沉睡去。
不料,
朱彪骤然睁眼,醉意全消。
他冷步走至案前,
盯着桌上两只玉瓶。
忽地!
仰面大笑……
虽是大笑,他却抬手拭眼,神情激动。
朱彪蓦然转身,望向门外。
院中两棵树:
一棵早年种下的榆钱,一棵后来栽的枇杷。
而身旁那两个玉瓶中——
不再是枯木,各有一枚嫩芽。
青翠欲滴!
一枚榆钱新枝,
一枚枇杷初芽!
生机初绽!
朱彪虽不解其深意,心中已有揣测。
他强压激荡心绪,
匆匆躺下,欲要入眠。
……
东宫一隅,
朱允熥也已入睡。
……
同一刻,
朱雄英立于桃园空间……
见眼前景象愈发蓬勃,
感受着沛然能量。
他不知系统是否升级完毕,
却想一试。
入梦!
